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简友广场
有必要和父母多聊聊吗?

有必要和父母多聊聊吗?

作者: 小燚_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14:20 被阅读0次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妈突然感叹道,这是我自大学毕业以来在家呆过最长的一段时间了。

虽然平时工作也没有多忙,可能是上大学以后,就只有寒暑假在家,为数不多的假期还要经过我的精心分配,分给朋友聚会,分给走亲访友,分给兼职,也会分给自己独处的空间。

 去年毕业的一年里,因为工作不稳定,又不好意思伸手和父母要钱,一边忍受着贫穷,一边努力重复的工作着,一边还要利用空闲时间开发自己的大脑钻进枯燥的理论知识中。所以,压力山大的我,就算和我妈在同一间屋子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也少的可怜。 这种被动的、密闭的环境里,我妈开始每天故意找话题拉着我聊天。

 以前,我有很多话不愿意说,是因为说了也没用,互相不理解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战争。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的深切会晤,我们不仅没有吵架,还经常因为一些有趣的事哈哈大笑。她会给我看火山小视频上的搞笑段子,我也会把我身边的新鲜事儿告诉她。在闲暇之余,试探性的叫她的小名,换来她气急败坏又不失优雅的白眼。

有时候,她也会把我叫到阳台晒太阳,聊对于爱情的看法,对于未来的规划。 我有时会把她说的经典语录还有我们的合照发在微博上,有朋友评论,“阿姨好漂亮好可爱啊”。——其实,在我漫长而又倔强的青春期里,我们的关系也曾剑拔弩张过。

中考成绩不上不下,她断定我贪玩丧失学习的心智,把我送到了农村就读。因为理想和现实相差太大。那段时间,我三天两头的告诉她,我要转学。她总是恶狠狠的说,“干脆别念了!”

大学,她想让我留在省内,我一心想要去南方,报的志愿全部离家千里。

十几岁的我没有办法劝说自己去“主动沟通”。因为我无法释怀,她曾经把80几分的数学试卷卷成一个桶状,敲打在我的额头,说很多否定我的话,可是她却从没因为我一直满分作文语文一直前几名而表扬过我。小孩子的倔强和玻璃心就是会感到受伤而沮丧很久。

 真正成年,步入社会以后,我又开始变得过分勇敢,不愿把在几千里外遇到的困难敞开心扉的摆到她的面前。

久而久之,我们之间就像被涂了马赛克,对于彼此的内心谁都看不清。

 庆幸的是,通过这次疫情等待复工在家的日子,我们在频繁的沟通中重新认识了对方。而且我发现,在某些具体的人生框架中,我们的想法还算一致。

起码我们都认为: 在我们成为女儿、妻子、母亲之前,我们得是一位独立的人。 一个拥有意识独立判断独立以及经济独立的人。

 我过去时常因为各种代沟和妈妈发生矛盾,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没有人比她更爱我了。

 这种爱不是绑架式的,不是你必须活成我要的样子。当然了,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对自己的孩子有某种期许的,但更多的是一种提醒,一种劝说。

 在我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用我妈的大白话就是,说不说,是我的事,听不听,是你的事。

 有人说从小我就主意正,就好像,儿时喜欢让人背着抱着走,我妈就和我讲条件,自己走到前面的大石头那在抱。然后我就会一路小跑至此,等我妈过来抱我,多一步都不会再走。

时光荏苒,如果我长大成为一个大众眼中成功的人,一个有本事,会赚钱,一个拥有共事能力且不感情用事的人,她应该会觉得放心。可惜这些年,我没少让她操心。

 爱玩爱闹,花钱大手大脚。 没有成功的事业,也不懂得如何游刃有余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素日在外面看起来一副好脾气的样子,实则一点不顺心就容易着。 书读到本科,看着挺聪明。实际上傻的可怜。

我越细细琢磨觉得自己差劲。 我高傲的问她,“那你怎么不把我扔了?” 她哈哈笑着说,“想扔着,一时心软,长这么大 了。”

 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每个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想起前几天看过的第五季《明星大侦探》。里面有一期讲的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优秀的基因,秘密定制了,——继承者计划。

大致就是说,利用高新科技把优秀的胚胎培养成人,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定制出一个完美的小孩。如果18岁之前,孩子没有变成父母理想的样子,就会把秘密基地的“备胎二号”接回家,在想办法销毁第一个孩子。 就像处理掉一款自己不喜欢的电子产品那样简单。

 我看的时候对我触动很大,但是转念一想,其实就算没有这样的高科技,现在的又有多少父母在用相同的方式去养育自己的骨肉呢?

有的孩子被希望子承父业,有的孩子被迫接受自己父母未实现的愿望加在他们身上,有的认为自己的想法就是正确的。“为了你好”这四个字,几乎成为了一种变相的绑架。

 但是我想说,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正如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所言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优秀的基因可以复制,但是感情却无法种植。

 每一个拥有独立意识的小孩都有他自己的选择,家长们能做到的,只是用自己的经验去尽可能帮助孩子们看到更多的选项。

 不是“你必须听从于我”,而是“你可以考虑妈妈的建议”。 不是“被人家孩子怎么样”,而是“在我心里你一直很棒”。

不要用自己老套的想法去强迫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必要,纳入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前几年,我有个毕业就结婚的朋友,结婚时,收到了无数的羡慕和祝福。

没想到今年遇到她时,她已经离婚了,原因令我意想不到,之前结婚是父母想让她结婚了。

 结婚对象是父母挑的,相亲定的,房子是男方准备的,一切看似完美。 结完婚,她想在所在城市找一份工作,被双方父母反对,希望小两口尽快生个孩子,女方在家相夫教子最好不过了。 我这个朋友是个雷厉风行的女孩子,工作能力也很强。

她说,如果不是父母威逼利诱让她结婚,毕业时她会去大城市奋斗的,因为在大城市有她期待中的生活。

生活不是电影,没有鸡毛蒜皮过后的一切安好。

结婚一年,终于下定决心离婚,重新树立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来得及。 没有感情的婚姻就像是一盘散沙,折磨着彼此,这样的结局,也算是好聚好散。 而朋友的父母听了

她的真实想法以及做法时,震惊了。他们也的确明白,这桩婚姻和包办差不多。女儿不满意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们认为年轻人相处久了就也会处出感情了。

 朋友太懂事,所以什么都不说。 父母习惯了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女儿,他们觉得这不算强加,而是自己的孩子很听话,十分容易被说服。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 再强势的父母,也有通情达理的时候。 再温顺的熊孩子也有选择的权利。 大多数的时候,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厚障壁,是一种叫做不了解对方的东西,所以不小心会相向而行。

所以,不妨敞开心扉,和父母多聊聊天。

小时候我们和父母是最亲密的人,随着我们长大,脑子里塞进了越来越多的东西,朋友、爱情、梦想、事业,渐渐地,父母成为了岁月里任何无法替代模样,在我们看的到的地方,等待着我们。

相关文章

  • 有必要和父母多聊聊吗?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妈突然感叹道,这是我自大学毕业以来在家呆过最长的一段时间了。 虽然平时工作也没有多忙,可能是上大...

  • 婚后要和父母分居吗?

    文/啸谷 01 昨天亲眼目睹了一场婚姻悲剧,本是十分相爱的两个人最终反目成仇。 男方是我的同事,比他媳妇大7岁,两...

  • 为什么要努力

    想要送给自己一场旅行,想要和你有未来,想要给父母多一些爱和孝顺。

  • 践行篇—与女儿谈心

    刘墉老师说:“要和孩子多聊聊,而且还要坐着的姿势或是与孩子晚上躺在床上聊聊。” 在《青少年利益》这本书也提到:预防...

  • 关于如何和父母好好说话的清单

    引言 身边很多人很难甚至没法和自己的父母沟通,作为一个和父母无话不说的宝宝,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和父母好好说话这件事...

  • 多和父母聊聊天

    到家,玲开的门 不是说明天早上回吗 我是说明早回乡下老家 儿子对着电视在泡脚 看了我一眼 继续看他的《熊出没》 女...

  • 好的睡眠质量,对我们真的太重要了

    从本科开始,我养成了每到周末必给父母打电话的习惯。而我一般会在晚上给他们,和他们聊聊生活,聊聊现在的生活状态。因为...

  • 与父母需要和解吗

    与父母需要和解吗 这段时间,心理学圈有一场比较大的辩论。 辩论双方都是这个行业内的大咖,各有粉丝无数。 一方的观点...

  • 不要再等了!

    当你工作学习忙时,你会打电话给你的父母说说话吗?当你出差外地你会给你的父母报平安吗?当遇到困难时会跟父母聊聊天吗...

  • 言多之误

    言多必移,言多必酒;言多必罢,言多必歧;言多必流,言多必武;言多必似,言多必散;言多必贰,言多必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必要和父母多聊聊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qq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