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这个词,你听的次数一定不少了吧。班里有个内向的女孩,其貌不扬,成绩一般。甚至在工作中,也有同事,话不多,办公室其他人都觉得她内向。
其实内向,并不是弱点或者缺陷,只是一种特征罢了。而内向的人,不擅长表达,是因为他们具有高感性特质,也就是一个人对外界刺激有着比其他人更强的感知或者感受。
如果你也有这些特点,那接下来的内容,你可能需要认真看了。
如果掌握表达的主动权和控制权?首先,内向人群要争取掌握主场优势。什么是主场优势呢?球赛中的主场,也就是你所熟悉的环境和空间,往往能给自己的表达带来很多优势。以下几点就非常重要了。
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比如,要和同事谈话,可以选择在你的办公室里进行。你熟悉自己的办公室的陈设,所以环境不会带给你带给你更多的刺激和影响谈话的感知。想想身边,你和爸妈在家里吃饭相处,不是很自在吗,反而是到朋友家或者不熟悉的亲戚家里,会有坐立不安的局促感,因为你对朋友家或者亲戚家的环境不熟悉。
掌握时间原则,也即比别人早一点点。比如,你约了生意的合作伙伴吃饭,那你可以早到几分钟,熟悉一下周围,那对方一上来,你可能也就不至于不知从何说起了。
氛围很重要,需要强调环境里的每个人。比如,和伙伴交流时,多说我们,而不是我。客户说出自己的需求,但这个需求你很难达到。你说:“我们可以想想其他思路,还有其他办法。”这就强调了共生性,也就是一种参与感,会让顾客觉得,更有安全感或者觉得,你这个人更靠谱。
当然了,你还要掌握一条准则。人们更愿意听别人描述动作,而不是听别人的评价式对话。比如,你在吃饭的时候,偶遇到与自己合作部门的同事。结果你说:“你上次汇报的PPT很棒呀。”那可能对方,只会回答:“是吗,谢谢。”是不是很生硬,是不是很尬。但你完全可以死,利用内向者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去加入更多描述。比如:“看了你的PPT,我好喜欢啊。模板和场合很搭配,这一点我还是从你的PPT中学到的呢。还有第三部分的内容,真的是逻辑清晰,但又知识面很广。”接下来他的回答,可能就不只是“谢谢”这样简单的字眼了。
相信很多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难免会陷入一团糟糕。就比如,公司最新产品如何宣传。张说,我们可以向某某公司学习,制作一个小短片。李说,我觉得,不用视频,推一篇软文也可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仿佛谁都在理。而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同意谁的看法或者办法,被他们的观点困住。而是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转换自己的视角,比如上面那场讨论,你觉得客户最需要的,和这个产品能够提供的,这两点是核心。估计所有人,都会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又比如,几个朋友约好了周末去旅行,但一个想去云南,一个想去西安,还有想去西藏的。这时候,你就可以说,我们只有周末一天的时间,况且预算也需要考虑。看,这个视角,是不是就很受用呢。
这就是内向的优势。你往往可以通过利用好这些方法,在沟通中表达自己。
总结一下,首先要考虑主场优势,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比约定时间提前,强调谈话者的参与共生感,这样会让避免很多不熟悉的外界带来的感知刺激。谈话的时候,尽量少说评价式的表达,可以加入自己细致观察的描述。在面临棘手问题的时候,不要局限在别人的观点里,而是及时地切换视角。这样做了,你就可以掌控沟通和表达的局面了。谁说内向的人,不擅长表达呢,只是还没有到他们表达的时候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