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是带着满脸的疲惫和硕大的黑眼圈出现在周末聚餐的,一落座就向我们道起了苦水,说自己最近事事不顺,崩溃的很。
他负责的项目遇阻,和老板说明困难,提出合理的资源申请,老板却不予通过。合作方超级难搞,本来双方合作的项目,对方那边却不断拖延。邀请的大咖出席活动,一些大咖甚至都不详细了解活动内容,就直接给拒绝了。
他苦着脸吐槽说:为什么每次那么努力,还是屡次悲剧和被拒!我是不是应该去转发锦鲤了??
林鹏遇到的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在工作中,坑爹的合作伙伴,小气的甲方老板,难搞的大咖专家等等等,都是横亘在我们升职加薪道路上的重重阻碍。
那么如何才能不用多费口舌,以很小的沟通成本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请求或邀请呢?
这四种方法,你必须知道:
在提出你的真正需求之前,先提出一个更难的请求,两者形成对比,真正的需求更容易被满足。
例 ▍1980年美国的十岁女孩Marketa,在她参加学校发起的饼干义卖的活动中,她敲开对方的门后首先会问:“请问您可以捐助一千美元做慈善吗”,大概率被拒绝后紧接着会问:“那么您至少可以买一盒义卖饼干吧?”
一盒1美元饼干和1000美元相比,人们当然愿意选择一美元,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愿意购买她的饼干。人们甚至都忘了,其实自己本可以什么都不买的。
常用句式 ▍您可以帮我.......(较大的请求),被拒绝后立即追问,如果不行的话可不可以......(提出真正的需求)
想请别人“帮大忙”之前,先请对方“帮个小忙”,降低对方心里防备,成功率会更高。
例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实验者向路边的一部分住户提出请求,希望他们能在前院立一块不太美观的“谨慎驾驶”告示牌,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对另一部分用户则先请求他们在前院栅栏上贴上“谨慎驾驶”的贴纸,两周后再请求在前院立广告牌,这时的成功率高达55%。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的请求,就会对此心理防备减弱,同时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更大的请求。这种心理现象就是“登门槛效应”。
常用句式 ▍您可以帮我.......(小的请求),一段时间过后,这次麻烦您可不可以......(提出真正的稍大的需求)。
在对方时间/资源有限的时候,运用明确时限或者明确资源申请数量的方式,可以明显提升请求成功率。
例 ▍以记者为例,有的时候一些明星或是政要会行程匆忙,来不及接受采访。但是有经验的记者不会就此放弃,常常会跟着他们一同走出现场,然后在用“不想耽误您的时间,只有一个问题....”“只占用您一分钟问题,问完我们就离开”等话术进行提问。
而当对方听到“只有一个问题”“占用一分钟”这类话时,会潜意识的认为配合采访的成本非常低,甚至可以忽略,所以就很难再拒绝了。
常用句式 ▍最后一次麻烦您;您只需要......,就可以促成我们的合作;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
该策略以人物邀请请求为主,把活动/会议内容尽可能的事先通过他人,渗透到被邀请人身边,这时再对其提出邀请,会加大被接受几率。
例 ▍一位运营总监,分享了他是如何邀请到行业排名第五的大咖,出席一个小型交流活动的方法。
他首先制作了一个邀请函H5,里面包含活动内容和出席人名单。然后他开始邀请有大咖微信的朋友,如果对方同意,就把他们的名字添加到H5确认出席的名单里,如果被拒绝则请求对方帮忙把活动邀请函H5分享到朋友圈。
由于H5邀请函鲜明新颖的形式和可以在朋友圈快速传播的特点,那段时间,大咖不停地在朋友圈看到这个活动,并且看到出席名单里不断增加自己的好友。最后,当这位运营对大咖进行邀请时,大咖表示早就了解了活动,并爽快同意。
常用句式/工具 ▍请问可不可以邀请您.....,您的xx好有也已经参与到活动中等;秀堂H5邀请函模板
沟通是一门艺术,以上沟通策略,通过掌握人们的四种心理来降低沟通成本,增大对方接受自己请求几率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快更好的达到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