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时候,喝了一瓶波子汽水儿,瓶子设计的很好玩儿。
瓶子顶端的塞子拧动,往下一按一颗弹珠“当啷”弹到了瓶子中间的凹槽里面。如果是像我一样第一次打开这种瓶子的人,用力按下去的时候,瓶子里的汽水喷涌而出,喷的满身都是。
其实只需要轻轻一按,弹珠就弹下去了,照顾到的是年龄比较小的受众。这都是因为瓶口的玻璃珠因为瓶内二氧化碳的压力,而顶住瓶口,一旦弹珠被弹下去,瓶内的二氧化碳一下子带着汽水喷出来,也就酿成了喷满全身的惨剧。
如果你想猛喝一口,那是不可能的了,扬起瓶子弹珠也就滚过来堵住了瓶口,可望而不可即了。这个设计就是为了防止你我这样喜欢大口大快朵颐的人,当然也是为了防止小孩儿被呛到,汽水儿只能缓缓的流出来。
看这颗逼死强迫症的弹珠儿如我这等强迫症患者,除了受不了这瓶塞的设计,也还真的受不了一个弹珠在瓶子里晃来晃去,真想把它取出来,可是却被蓝色的瓶盖儿卡住了,弹珠只能在瓶子的上半部滚动。
上面是有带螺旋的瓶盖,可是无论怎么拧都拧不开,我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也拧不动那个蓝色的瓶盖儿。可是看着清晰地螺旋纹儿,明明又是可以拧开的,真是逼死我这强迫症。
当然后来还是找到了拧开的方法,再次拧住之后,给前台小哥他还是拧不开了。
我们习惯了逆时针拧开瓶盖儿,我赌五毛钱,大家拿到一个瓶子,绝对都是习惯性的逆时针拧开。
不信的话,就去随便拿一个瓶子拧一下试一试,不是逆时针方向拧开算我输。
而这个瓶子的设计,则是逆时针拧紧,也就是说你越逆时针拧瓶盖儿越紧,其实这也是出于对孩子们的安全保护,防止拧开瓶盖误吞弹珠。
毕竟多数汽水儿,都是进入了孩子们的嘴里。
伦敦大学教授克里斯·麦克马努斯在他的学术作品里则给出了一个比较权威的解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右撇子,逆时针拧松更符合人体工学。
人体的手臂在做“旋转”这一动作时,有两块主要的肌肉起作用:一块叫做旋前肌,另一块叫做旋后肌。
右撇子使用力量较强的旋后肌做拧紧动作,自然是在顺时针向右用力的时候。因此人数占据优势的右撇子们就在生产种种带螺纹的东西时,制造了有利于自己的顺时针拧紧的螺纹,逆时针拧开螺纹儿。
至于左撇子们,虽然他们向左拧紧东西更方便,但是人数不占优势,便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一既成事实了。
当然在一些工业设计或者是儿童用具方面,出于安全需要,才会采取左旋螺纹设计,例如涂改液的瓶盖儿、一些特殊的化学钢瓶的螺丝口等。
当然也有我们的思维定式在作怪。
我们习惯了右旋螺纹,自然不会想到这样一个瓶子,采用的是左旋螺纹的设计。
可是我们却没有“反其道而行之”,也是就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向思维。
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有人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一般人自然是不会想到的,右旋螺纹儿思维遇到波子汽水儿,只能是越拧越紧。
就像做一份简历,多数人都会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校园任职放在最前面,可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什么呢?
很多单位可能更偏向于考察社会经历,筛选简历就想先看你的社会实习经历。在海量的简历里面,逆向把社会经历放在前面反而会赢得青睐。
这都是笔者被一瓶波子汽水儿喷了一身以及一办公桌黏糊糊的液体之后所想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