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专注的价值

专注的价值

作者: 上善若水_75c4 | 来源:发表于2017-11-12 11:02 被阅读0次

    我是专注的提倡者:因为专注不仅仅是人和事物结合的态度,还是人从事物中获得“辛福感”的一种有效方法。现代人太多的杂音杂事,把自己变成一个在名利永动机上停不下来的小白鼠,其实,很多非名利上的辛福和意义都给忘却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积聚和耗钱散模式,就是熵增熵减的模式,最适合自己的那种、让你物我两忘、专注自动的,就是最好的。

    以下是我摘抄的部分,括号內是点评:

    米哈里在《心流》中一共有十章的讨论,就是在证明幸福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人生目标的副产品。

    真正的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状态,并因此得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时刻。

    米哈里在书中引用了一个物理学的绝妙比拟——熵。熵表达的是一种系统的混乱程度。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更无秩序的状态演变。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米哈里借鉴了物理的熵,提出了“精神熵”的概念。他说:“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说明现在的信息泛滥太多、碎片化甚至噱头化信息,也正在消耗人的有限精力和注意力,太多的东西,人的意义,容易迷失,简单,有时候就是丰富!)

    资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能导致我们内心失去秩序,这个你以前想过吗?体会过吗?

    “心流”的成因过程和特征概括为:

    第一,注意力。米哈里说:“心流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要紧的不是目标是什么,只要目标能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

    第四,因为全神贯注于目标,忘记、也屏蔽掉了日常恼人的琐事。

    第五,进入忘我境界。

    米哈里举了攀岩爱好者、外科医生、诗人、剧作家等各种职业人的例子,来说明心流在他们身上涌动的情况。一位攀岩选手描述自己的感受时说:“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很多外科医生表示,给多少钱也不干其他科的工作。他们认为:内科治疗常常看不清目标。除了目标清晰,外科医生在诊断和动手术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回馈,评估进展,这支持了他们全神惯注地继续工作。

    举例说:很多人认为,“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喜欢科学的王小波一定知道熵这个东西,他就说过:他的写作是“反熵”行为,跟米哈里的看法如出一辙。

    人们通常以为,注意力集中会增加处理信息的负担,但米哈里说,对于懂得如何控制意识的人来说,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轻松,因为他们可以把不相关的信息都抛在一边。

    问题是,凝聚注意力需要一个目标。目标从何而来呢?

    米哈里认为:好的家庭环境就是不替孩子设立目标;家长当然不可以什么都不管,但界线要清晰,界线内的空间是孩子的,也就是要给孩子留下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人生目标的获得不能抄袭,没有捷径。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也就是说,来自于外界。

    而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以自我为依据。”

    米哈里还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即目标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这件事有什么现做现得的报酬。我们常能听到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就是这个意思,总之,为你喜欢的劳作而劳作。

    米哈里还说:“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就很重要。十来岁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单,成年后就没有资格担负需要郑重其事准备的工作。一个人若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等等来规划他的注意力,就能达到心流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专注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yn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