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拥有悠久的历史以及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着情感与意境,在其萌芽和发展中与不同时期的文化风貌产生互动,以木本花材为主,借助花器、枝条、配色、花材,表现深邃的思想意蕴。插花是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艺术门类,与盆景、造园等均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在形式上,中国的插花艺术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与审美情趣,使之与日本、西式的花艺形成三足鼎立之式。
中国的插花传统总体上经历了由富丽浅拙到清雅清幽的历程,且逐渐关注内心的情感体悟,形成了中国传统寄托情怀的艺术特色。宋代插花是中国插花艺术的全盛时期,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对插花的参与度都高于前朝,被称为宋人生活中的“四大雅事”之一。宋代文人阶层的清雅意趣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确立了一种艺术范式,影响深远。
宋代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无论是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国泰民安的繁荣经济;还是文化工艺迅速发展,雅事盛行的士文化张扬,以及百姓闲适安逸的生活状态,都让花艺获得长远的发展与普及。宋代插花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营造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和哲学思考,总结宋人与自然相处模式,也体现了当时物质与精神文化的结合,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世俗性,对中国的传统插花有着深远影响。
宋代插花技艺的兴盛,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繁荣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宋式文化艺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宋代自开国以来就奉行“尚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环境,推动着商品经济繁荣以及文艺科技的昌盛与进步,形成多元发展的格局。在《东京梦华录》等书籍中,伴随坊市制的瓦解,商业化街市中有专门的花市,使得文士插花、赏花等活动得以快速发展。
同时,宋代的朝廷采取了鼓励商业的政策,使得社会经济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活力,出现了由手工业者、小业主、商人所构成的经济富足的阶级,令多品种、多形式的陶瓷等商品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成为可能。由于他们经济宽裕,拥有闲适的生活氛围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推动插花艺术这一雅事的精致化和日常化。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宋代的文人具有尚雅的审美意识,花事兴盛,花卉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主题与表现形式。
插花的创作者往往能在作品里,把外在表现与自己内在的情感表达结合起来。宋朝插花在宫廷、民间、宗教、文人之间的表现各异。宋代宫廷插花多数用于节庆、宴会、日常之中,比如宫殿日常装饰以及在宴会上进行摆放,节日花艺还有专门的机构所掌管,以院体花为主要类型,硕大的花型往往色彩艳丽配合名贵党的花器,有极强的装饰性,规模和排场较大。
民间插花取材相对来说更为方便,形式自由随意,有着质朴真实的美感,花卉的买卖在日常市场中进行,茶馆、酒楼、游船等场合都将插花作为装饰物,融入风俗人情中,陶冶人们的情操。宋朝插花在民间兴盛之时,尤为文人所喜爱,插花这一闲事与风雅的文人生活极为密切。受理学的影响,宋代产生了“理念花”,这是当时插花的主流。
宋代文人开始含蓄向内理智思考,为官仕途不顺利之时,他们更爱与大自然为伴,观察感受万物,折取花木表现诗情与情境,倾注思想,风格朴素清雅,以插花隐喻志气节操,丰富着插花的内涵。而宗教插花主要是佛前供花或陈设,形式上延续庄严风格,并未有突出的创新点,花材种类充沛,蕴含宗教文化的尊崇以及敬畏。与宗教插花相关的是禅意插花,有简约寂静之感。
宋代被称之为中国器物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一件插花作品的花器的选择合适得体与否,直接决定艺术作品是否成功。宋代人对花尤为喜爱,把插花当作赏心悦事,加之宋代制瓷工艺发达,生产出各式各样的花器,使之逐渐成为不可缺少的载物,比如胆瓶插花、铜器插花、竹筒插花等均反映着当时文人的审美意趣。
这个时代瓷器的精美质量造就精致的花器,尤其是官、哥、汝、钧、定等名窑展现清雅的时代风貌,使得插花成了一项专学以及艺术。除了瓷器以外,铜、乌木、金、玉、竹、玻璃等材质皆有制造。像竹筒等木质插花器具更多地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增添雅致。在中国插花艺术里,花材的组合备显形神之美,花材的美与活力体现自然生命律动。
宋人择花注重场合与花材性情的搭配,牡丹、菊花类花朵大而艳的品种多摆在厅堂,而山茶类小而雅的花材多摆在书斋,莲花、水仙等花材多放于室内的桌案之上。宫廷插花为了凸显皇家风尚,多选择形体硕大的牡丹、芍药、栀子等名贵花材;文人插花基于“理念花”的原则,宋代插花偏向于选择梅、兰、竹、菊、松柏等品德高雅的花材;而民间插花,注重时令,百花烂漫,鲜花皆有。
宋人赋予花更为丰富的象征意义与功能性,满足人们内心的不同需求,提醒我们把植物与文化相结合的意义。宋代花艺的美学思想和文化底蕴可以为当代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建议与灵感,可以寻找传统插花艺术与当代植物的联结点,挖掘出适合符合当代审美的创造、创新和发展,展现独特的美学观念和精神气质。
宋代插花艺术是一道特有审美风景,绽放灿烂芳华,也给今天的插花艺术带来较大的灵感和启发。当今社会爱花人士大大存在,我们应大力发展传统花艺,使其能在市场上流转,并在振兴中走向整个世界。
宋代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