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读书
无疾而终有迹可循-《无声告白》读后感

无疾而终有迹可循-《无声告白》读后感

作者: 江南吹雪 | 来源:发表于2016-06-29 13:51 被阅读69次

少女丽迪娅最终以死亡摆脱让她窒息的桎梏,以爱之名的桎梏。

丽迪娅的母亲玛丽琳在婚礼结束后八年都没有和她母亲说话,最后一次去看母亲是参加葬礼。

丽迪娅无疾而终,却有迹可循。

孕育孩子的不只是母亲的子宫,还有这个家庭的生态环境,原生家庭的环境成就人一生性格色彩的底色,无论将来如何涂抹渲染,那底色都无法完全被覆盖。只不过有时候习以为然,有时候意识不到。

玛丽琳的母亲对她寄予厚望,她自身也很努力,一直到上大学她都很努力,但是其实在她的内心她的努力一方面是依从于母亲,更多的另一方面是反叛。玛丽琳希望很快能变得强有力,从而能摆脱母亲对她的羁绊,而某种形式上一旦她变得强有力了,就成了母亲期望的摸样。依从和反叛集于一身不得安宁,终于在生了汉娜不久玛丽琳离家出走重返校园,意图实现当初的梦想。结果非但自己的梦想破灭,离家出走事故成为三个孩子的梦魇。

玛丽琳和詹姆士难称美好的成长经历和自己内心渴望却未曾实现的梦想,成为他们性格的底色。他们又把这样的底色投射在家庭,更为集中地映照在丽迪亚身上,他们用爱和自己的梦想绑架了丽迪亚,终于令丽迪亚窒息。

我想起高中时期的认识的一个人家,父母在校门口经营麻辣烫,看上去有几分艰辛。父亲高瘦纳言懦弱,母亲矮小黝黑精明能干,儿子像极了父亲。儿子的成绩已经非常之好,但即便是拿了第二第三或未得满分之类情况,也会得到母亲的喝骂甚至体罚,孩子稍微有顽劣或不当行为,立即就受到母亲的指责。母亲尖利的喝骂声和孩子的哭泣声,给我这个旁听者都留下极深的影响,不难想象孩子的感受。

一个母亲将不敢跳入波波球池的二岁左右的孩子推了下去;奶奶一手牵着两岁多的孩子,一手拿着一本英文书让路过的我教孩子怎么念Apple;钢琴前脚还够不着地学弹琴的孩子。以爱之名的绑缚无处不在,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爱伤害在所难免。

跟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这本书涉及的内容具有相对广泛写实意义,几乎让所有的读者都能有所触动,毕竟我们成长经历中都有程度不一的类似感受。也因为这样的特性使得获得2014亚马逊最佳图书第一名吧。

该书涉及的其他主题也是颇为值得思考。

小说的时代背景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詹姆士的成长家庭能容易理解他性格的形成,即便他成为学霸,也成不了男神,骨子里的自卑是他的生命底色。成了大学终身教授,娶了美国太太他还是无法融入这个社会,所以他不断暗示莉迪亚去社交。内心越是隐秘的渴望越有显现的力量,总要以某种形式粉墨登场,否则便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极端的例子就是有些人的怪诞行为,其背后的动机是源于内心深藏的某种渴望。

玛丽琳则反叛地继承了母亲的偏执性格。之所以选择詹姆士作为恋爱对象,这件事上就体现出矛盾之处,一方选择一个大学教授作为丈夫满足了母亲这方面的期待,但是选择一个华裔丈夫一个不能令母亲满意丈夫,有故意跟她母亲作对的感觉。婚礼上母女的不欢而散,此后八年不联系,那道早已裂开的罅隙索性坍塌尽毁。

玛丽琳的母亲晚餐前补上口红,珍藏着一本烹饪书,在心仪的句子上画上记号,如: 如果你想取悦男人-------烤个派吧!你的色拉制作技巧决定着全家的生活质量。可她的丈夫很早就离开这个家,后来她又失去了女儿。她的一生在守候什么?拥有什么?失去什么?

玛丽琳在第三个孩子汉娜出生后不久离家出走,某个时候翻找母亲的记忆,实现曾经的梦想就像是对母亲最好的祭奠一样,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实现。这种被曾经的梦想折磨的念头可以理解,但是玛丽琳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则有些令人费解。当然如非这样,不足以凸显她偏执有些自封的性格,这也是悲剧的根源所在。

丽迪娅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小说里的意思是因为她足够聪明才被父母寄予厚望,但是哥哥内斯却接到哈弗的通知书。作为大学教授的父亲还有就读过大学的母亲在对待孩子上如此偏爱有些无法理喻。三个孩子个个异常聪慧敏感但却未有反叛或者仅以孤独的反叛方式,恐怕还得从其他方面去剖析。如果说母亲出走经历让孩子们因此畏惧不敢反抗,但是此前呢,毕竟那个时候内斯和丽迪娅已经成长为少年,个性应该形成。恐怕父母性格色彩成为这个家庭的底色,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底色上成长,天生敏感而又脆弱,书中对汉娜的描述可以反观出内斯和丽迪娅的幼年。

从各种客观情形看这是一个正常的多孩子的家庭,孩子们有正常的校园生活,没有极端性的事情发生(除了母亲曾离家出走一段时间外),兄妹之间同学之间都可以搭建情感疏泄的渠道,尽管不够通畅宽广但是不至于全然闭塞,但是他们依然孤独敏感脆弱。仅以种族歧视这个社会背景作为备注,显然有些薄弱。父母都最为喜欢丽迪娅,那是因为她比其他孩子更像他们,丽迪娅继承了父亲的敏感孤独自卑母亲的聪慧执拗,容易迷失自我又不甘与此。

詹姆斯和玛丽琳的爱情某种程度上就是各自将对方作为自己的救赎,詹姆斯娶了美国太太以为会获得社会意义上的认可,玛丽琳选择嫁给詹姆斯完成了追求独立的内心渴望。可终究形式上的东西都不重要,心底那灰暗的底色永远无法消除,能救赎的只能是自己。

孩子既坚强又脆弱。没有什么阻止他们的成长,但是他们又可以被一句话中伤。既要相信他们的坚强,也要呵护他们的脆弱。

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移嫁到孩子身上,这是可以理解也是无法避免的,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如果作为父母完全没有这样的念头,很难说他们是爱孩子,但是如果寄望太深陷入执念,很难说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爱孩子,究其本质恐怕更多地爱自己那以爱之名的执念。

我爱你跟你的表现无关,无论你表现得好或者不好,我都爱你。我爱的是你的生命,不是你的声名。我会有不喜欢你行为的时候,可能对你生气,甚至还会惩罚你,但是任何事情和评判都不会减少我对你的爱。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就该爱你。但无论我多么爱你,都不该苛求让你按照我的意志生长,你是唯一的,也是自由的。

相关文章

  • 无疾而终有迹可循-《无声告白》读后感

    少女丽迪娅最终以死亡摆脱让她窒息的桎梏,以爱之名的桎梏。 丽迪娅的母亲玛丽琳在婚礼结束后八年都没有和她母亲说话,最...

  • 将来发生的每一件事,我想,我都愿意告诉你

    《无声告白》读后感 那些未来得及说出口的秘密,都是我对你无声的告白 开始看《无声告白》,是因为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

  • 死于希望,生于灰烬-《无声告白》读后感

    我们终将死去,但是仍以爱的样子活在爱我们的人心中。 --《无声告白》读后感 《无声告白》描述了一个五...

  • 2018-04-18

    《无声告白》——读后感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看完...

  • 爱以爱之名

    ——读《岛上书店》与《无声告白》有感 将《岛上书店》与《无声告白》的读后感放在一起来写并不是因为这两本书有什么必然...

  • 幸福告白——《无声告白》读后感

    “我们终此一生,都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你自己。”这句话静静的呆在《无声告白》的封面上,却又是像一道闪...

  • 《无声告白》读后感

    这是一本讲如何逼死自己的女儿,也是我迄今看哭的第一本书。 莉迪亚,书中的主人公,还没开场就死了,接下去全书都是在寻...

  • 《无声告白》读后感

    今天第一次参加蒋蒋的读书会,非常喜欢属于自己又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谈心的时光。通过大家一起交流读后感,可以从不同角...

  • 《无声告白》读后感

    看完《无声告白》这本书,我的内心非常平静,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又能说什么?我开始反问自己:想嫁个什么样的老公...

  • 《无声告白》读后感

    莉迪亚死了,在第一页的第一句话就死了。这样的表述触目惊心,感觉作者太过残忍。但读完全书后再看这句话感觉就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疾而终有迹可循-《无声告白》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jz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