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再硬,离家前一刻,心里还是满满的不舍。
妈妈一个小时前还在生我和姐姐的气,无非还是因为姐姐的婚姻之事,我并未和她站在一起,着急想把姐姐嫁出去。她和三姨坐在卧室里谈论了一会儿,慢慢冷静下来,到我快走的时候说:“刚才再生气,你走了之后还是会非常想你”。
这句话用家乡的方言讲出来冲击力已经削减了大半,但还是说得我心生柔软。
图片来自网络往年在快走的时候,三姨和三姨夫带着表弟表妹来玩,大家会再在一起玩会儿扑克或麻将,作为最后的娱乐放松,毕竟一年也就团聚这几天。
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回家之后就难免被长辈提及这个话题,且年纪越大,这个话题被提及的次数越多。直到今年,讨论姐姐的婚事取代了往常的娱乐,大概是到了让他们觉得迫在眉睫的地步了吧。
父母忧心子女的婚事天经地义,他们着急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他们的言行让我觉得他们的急切是为了再面对他人的闲言碎语时好有一个交待,是为了迎合他人的心理,而不是为了让姐姐将来能有一个尽可能合适的、幸福的婚姻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和姨夫聊天,姨夫说到一个观点:“父母的婚姻状况多少也会影响子女对待婚姻的态度。”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想起爸妈在姐姐和我小的时候是经常吵架,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离婚也没少闹,稍微严重一点的,最后都是回到家里让姥姥姥爷批评调解一番,回头继续生活。过一段时间后,再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吵大闹,再找长辈调解,如此循环往复。
我感谢爸妈给了我一个相对健全的成长环境,但是过去他们很多次大声吵闹的场景,我现在都记忆犹新。那些回忆并不美好,我相信姐姐也一定记得,甚至有可能,姐姐现在有时候“一点就着”的性格,就和父母过去无数次的吵闹有较大的关系。
父母调解矛盾也是天经地义,可彼此之间的矛盾,很少靠双方心平气和地交谈去解决,总是靠长辈来调解,治标不治本,这样或许婚姻可以勉强维持,可又如何能称得上幸福?而如果家里时常充斥着火药味,又何谈教育子女应为人和善?
图片来自网络姨夫又讲述了一些身边他所了解到的,在他看来婚姻有些不幸的事例,有男女双方年轻时被强制撮合在一起的;也有女方条件好,但年轻时有些挑剔,单身很久,年纪大了仓促结婚的。
也许这些都只能算得上“个例”,却也确实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值得去思考一下。
一方面,假如姐姐和这个人真的不合适,婚后矛盾争执不断,这种不幸算谁的错?父母亲人一定也做好了随时调解的准备,但如果追根溯源,他们的感情是通过彼此交流沟通培养而来,就算有问题也会靠他们彼此沟通来解决,而不会有“本来就是父母撮合的婚姻,我本来就不想和你在一起”这种想法出现。
另一方面,长辈们也是有些担心,姐姐一直挑来挑去,最后把自己给耽搁了。
图片来自网络妈妈和三姨让我去问一下姐姐的意思,我简单问了问姐姐对对方感觉如何,有没有继续发展的可能,姐姐回答“就那样吧,再慢慢培养培养”。
我也觉得这件事得顺其自然吧。我舍不得姐姐,却也不能阻拦她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父母亲人渴望姐姐出嫁,但不知道他们能否认清楚一个事实是:无论他们是把姐姐的终身大事当成一个应付他人口舌的“任务”,还是怕姐姐“嫁不出去”,他们外力使得再多,终究还是姐姐要找一个人过日子。
姐姐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我只是希望,她能清楚自己想要的婚姻是什么模样的,她能不受外界的困扰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最终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