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吃货带着一种雄心壮志要吃遍全世界,而《浪食记》这个名字带着浪迹天涯、四处食用的闲散浪漫感,让人不禁产生了过多的幻想。作者王恺因其自身职业的便利性,在灯火辉煌的大城市或者鲜为人知的农村小镇里吃着一餐又一餐的各色食物,建立起自己多样的美食评价体系。然而这个书名的给予的浪漫感并没有在此书里体现,就连食物也没有给人留下太多馋念,那到底还要看些啥啊?!看美食的缔造者和品尝者——人!
全书分为4大章,每一章的题目犹如《红楼梦》的判词一般下了个定论。除了第一章,其余三章有半句都体现了“人”的元素——在寒冬异域,觥筹交错之下说些真真假假,在亲朋好友、他人文章之中感受情怀。全书写到“清真皇城坝”的一位女跑堂让人印象深刻,话少刻薄、点完菜之后朝着厨房一顿喊叫,真是让人回想起过往各种态度恶劣的服务员。有意思的是,作者随即便和一位在香港开四川餐馆的成都设计师做了比较,设计师自然是有自己的食物美学规矩,其实也透着一种冷冽。文中提到了餐馆的火爆和规矩,让生了病的设计师夫妇也要冲到餐厅前线服务,这是他们的不易。只是这不易,大概是所有对食物有所追求的餐馆人的不易。那位话少的女跑堂,可能因为日复一日相似的日子磨碎了她的热情,生活之中谁人都有难处。
这个夏天我食用的某家烤串
相较女跑堂的冷漠、设计师的规矩,我更喜欢热情随性爽快的人儿~这不?夏天的到来,大排档、烤串店都生龙活虎起来了,就连B站的《人生一串》都在夏季从视觉上挑逗你的食欲。这个夏天混迹过烧烤店有这样两号人物让我回想起来总能带着笑。一位愣头青——由于我的职业关系,同事大多是一堆男人,席间可能就我一位女的。烤串店酒水少不了,保持清醒滴酒不沾是我的原则,而烧烤的火气必须依仗着传统质朴的凉茶安抚。席间的教唆怂恿自然是没法成功改变我的决定,只是这个服务员却成功没有下我想要的凉茶成了帮凶,待我再次前去询问的时候他才讪讪地问道:“他们不是不让你喝么?”,气急败坏的我只能说:“我付钱吃饭还不能喝呀?”人世间的餐桌文化,不同人之间有不同的想法,这样的尴尬回想起来只觉得可爱。一位麻利直接——相比愣头青,这位女服务员真是机灵得不行。一壶带着冷气的青岛生啤直接打开壶口,马上拿起你的杯子给你满上,丝毫没有让男性有推脱的余地,除非你有十分合情合理的理由。而贪吃点上的糖水,也帮你迅速划开封口,让你品尝。切口干净利落,相比自己弄的简直太过笨拙了。
“食色性也”,《浪食记》对人对食物的描写能牵扯到人生另外一大欲望——性欲,只是看着精准的描写透着清凉甚至让人觉得不留情面的刻薄。就算这样它也依旧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让我们看待食物给予的更多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沉溺于网络世界太久,不懂得如何观察人与人面对面交流,而不得不面对的饭桌便是一个窗口让你放下来看看身边的人和事,这也才是真实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