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吃货的小册子3 | 汪曾祺谈吃

吃货的小册子3 | 汪曾祺谈吃

作者: X的次元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3-18 17:02 被阅读324次
高邮咸鸭蛋(图片源于网络)

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端午的鸭蛋》么?讲的是高邮的咸鸭蛋,红红的蛋黄,切开、流出金灿灿的油水……当时的我对着课文只是描述着稀松平常的咸蛋黄都能咽口水,可见汪老的文字功底之深厚,当然估摸也免不了馋猫本性作祟吧~

汪老的美食散文集有《五味》、《寻味》、《四方食事》、《汪曾祺谈吃》等等,集子们很多都有互相重复的地方,若有副标题定是“汪曾祺谈吃”,恨得让人想要出版社给一份汪老的美食全集!《汪曾祺谈吃》算是这几本中收录较为齐全的一本了,然而可惜本身也有许多重复,没有精心编辑,就当多次尝同一道菜好了~

《汪曾祺谈吃》封面

说来也巧了,《寻味》这书名也被蔡澜使用过,蔡澜寻的味更属于山珍海味,而汪曾祺寻的味更是平民亲切。这不?!汪老一说吃,上来就给你好几道下酒小菜,写得似菜谱般详细但更添几分滋味,最让人馋嘴的要数塞馅回锅油条了!这菜是汪老自创的,将油条小段窟窿捅通塞上配制好的猪肉馅再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哎呀~想想外表金黄酥脆的油条带着一点矾的涩味而内里是裹着猪肉、葱花蒜末的润泽香气,没吃过都想尝尝了!若是有人复刻贩卖,怎样都要去试试了!

先生一生经历了各种磨难困苦,生性阔达开朗且爱好颇多,许多寻常食物都是在生活、工作中发现其不一样,像是萝卜、土豆,都能说出天南地北的差异和名字,甚至还帮助了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其中一种土豆的花竟然带有香气。我们说不出那样多的细小差别和来源,只管吃便是了,而这些细小之处却也都是透着大文化的地方,水土的交融文化的差异。读饮食的书籍一旦说得疆域一广总有打破你原有思维的地方。像说起喝茶点心很多人想起的是广式茶楼,而书中提到的广式茶楼是自行到小推车拿取盖章。我是在香港体验到了,现在更多的像是和扬州的茶楼一样告知服务员需要什么给你端上来了,原来小推车自取是其原本样子啊……而早茶可不是广东才有的,扬州自身也有特色早茶名点:翡翠烧卖、蟹黄汤包、扬州干丝等等。像这样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我也只是捡了一些自我印象深刻的说说罢了,而这其实也是我读饮食书籍的目的——学四方人的生活态度,尝八方美食的变换万千。

香港莲香楼

汪老注重文化的包容与传承,而我最为欣赏的莫过于书中的这一段话了:“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虽说人各有不同的口味爱好,或许不习惯但是在不断尝试之中也能见到其美妙之处。学本地人的饮食习惯,才能真正体验到当地的特色,进行后天的混血。

相关文章

  • 吃货的小册子3 | 汪曾祺谈吃

    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端午的鸭蛋》么?讲的是高邮的咸鸭蛋,红红的蛋黄,切开、流出金灿灿的油水……当时的我对着课文...

  • “吃货”汪曾祺

    又读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再次被汪老的文笔所折服——“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像极了他笔...

  • 资深吃货汪曾祺(3)

    《四方食事》里面有一辑与书同名,这一辑里又有一篇也叫《四方食事》,讲了些别样的食物。除此之外,所谓“四方”只有故乡...

  • 汪曾祺谈吃

    说到吃怎么能绕过这位活神仙噢 当初翻阅简单抄的一点笔记

  • 汪曾祺谈吃

    第一次接触到汪老,是因为看到他写的拌菠菜,极馋。 菠菜洗净,去根,在开水锅中绰至八成熟(不可盖锅煮烂),捞出,过凉...

  • 吃货的小册子4 | 雅舍谈吃

    有人曾说:“蔡澜吃得随性,汪曾祺吃得深刻,梁实秋吃得理性。”梁实秋的理性或许是体现在对身体的爱惜便将好吃之物忌口了...

  • 作为“吃货”的汪曾祺

    汪曾祺,著名的小说家,除了小说写得好,汪老也是一个美食家。 为了表达对他可爱的喜爱,我尊敬的称他为吃货。 他的文章...

  • 读汪曾祺 谈吃

    汪曾祺全集购回有月余,在这之前,他的作品确是零零碎碎看了不少,可是印象不深。那日,翻杂志,看到他的一篇《黄油烙饼》...

  • 吃货谈吃鸭

    黔之东南,小城三穗,自古有养鸭传统,中国地方四大名鸭之一的“三穗麻鸭”就生活在这里的山水间。三穗县境内无大江大...

  • 资深吃货汪曾祺(1)

    妈妈这两天突然食欲大增,从醒来到睡前,一直在找吃食!偏偏母后又是个挑嘴的资深吃货,真真是想破脑袋,翻遍某宝某东以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货的小册子3 | 汪曾祺谈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zu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