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芳华”这个词,你首先会联想到什么呢?
或许你会联想到春天原野里擎着一柱裴蕾的花朵;或许你会联想到伴随着悠扬的小提琴翩翩起舞的女孩;当然,在看了《芳华》这部电影后,你还会联想到那张穿着军装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的何小萍的照片。
但是这个词很残酷,它有一公斤的美好便会带来成吨的叹息,因为它转瞬即逝,所以“芳华”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过去只会活在过去,时间是无法逆转的了。
所以,在我看来,芳华是何小萍那张撕碎泛黄、无论怎么拼凑都无法复原的老照片。
早在半个月前就看了严歌苓的同名小说,很喜欢。自打看完她的《陆犯焉识》之后就发现她有一种在不动声色间往读者左心房捅刀子的能力,再佐上一段文字描写,那刀子就在皮肉里转了一圈,疼得血肉模糊。
在观影的过程中我反复提醒自己:电影是另一门艺术,它的表达方法一定跟小说有出入。但是我实在无法接受一部旨在聚焦扭曲年代边缘人物的《陆犯焉识》在张艺谋的改造之下,变成了一部饱含温情、热泪盈眶的《归来》。所以在看之前,我也担心电影《芳华》相较于小说,会不会将原来锋利的刀刃模糊掉。
好在电影在情节上大致还原了整部小说的故事,但因为小说的故事线比较长,而且交叉叙事导致故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所以影片的节奏还是显得比较仓促,像是着急要在观众的观影热情消退之前急忙讲完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以致于整部电影看下来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除了有配乐的段落之外(配乐的确是亮点),其余的并不太多。
在电影《归来》中,豆瓣有网友评论道“老谋子很奸诈”,因为他删改了原著小说中大量描写六十年代政治运动的片段只留下了温情的结局。而冯小刚在《芳华》这部电影中看似完整保留了小说绝大部分的情节,但是也悄悄变动了原著的基调。
在小说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作者想表达在那个压抑的七十年代里,人们扼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因为深感自身弱小于是疯狂地依附集体,做一个螺丝钉,做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人。而在这种压抑的青春里,一颗跳跃着萌动着的心,在对比之中更显得弥足珍贵。但是在电影中,我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压抑,反而是男孩与女孩其乐融融相处在一起,没有隔阂也没有禁忌,宛如一座格格不入的乌托邦一般。
于是,在这样的渲染下,在影片后半部分文工团的解散那出戏中,人们大声唱着别离的歌,相对于扑朔迷离的未来,他们更怀念脚踏实地的过去。而在此之前的一个镜头饶有意味,大红色底色的毛泽东画像在时代经历巨变之后换成了大红色底色的可口可乐广告图,正因为影片中的少男少女们从未感受过那个时代的压抑,所以他们毫无疑问会怀念另一种红色下的芳华。
看完整部影片之后,我觉得相比于小说而言,电影还是温柔了许多。在小说的结尾,男主角刘峰贫困潦倒一生,没有同何小曼(影片中的何小萍)在一起,最终死于癌症,很少人参加他的葬礼。而在电影的结尾,冯小刚的胶片打上字幕“他们从未结婚,也没有子女,他们寡言少语,但是待人温和”。寥寥数语,你便能够看到林峰与何小萍的晚年应该如何度过了。
我想到了严歌苓笔下的刘峰,一心想做烈士但是却没有死成,最后只落下了终生残疾的刘峰。试想一下,如果刘峰当成了烈士会怎样呢?他或许会追封为那个年代里的英雄,然后谱成曲,人们口耳相传。但是严歌苓阻止了这一切,因为她知道,如果让刘峰当了英雄,那么那个年代对于他这个边缘人物的所有亏欠,或许就会随着这个假大空的称号一笔勾销了。遗憾的是,冯小刚选择了一笔勾销,仿佛在最坏的时代里洗净铅华的岁月在电影结尾时的一个何小萍就足以扯平了,而这种处理在我看来是不负责任的。
我记得影片在宣传阶段时,微博上也好豆瓣上也好,伴随着《芳华》一起出现的一句宣传口号叫做“带着你的父母一起去看芳华”,这时我才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冯小刚更多聚焦的是那一代人的芳华,像是在如今的社会去怀念曾经的集体主义生活。作为一名“国民导演”,他内心可能更希望那些中老年人们能够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像听完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心满意足而不是怅然若失地起身离开座位那样。
归根结底,严歌苓写的是自己的芳华,而冯小刚所讲述的,是多数人回忆里,经过一定妥协的芳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