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和情绪相处,不被卷入情绪的漩涡中?如何正确地和身边的环境,那些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人事物相处?
我们这里说的情绪,大多指的是负面情绪或者说影响你做事效率和分散注意力的情绪。情绪不能决定人的状态,但是却极大程度影响人的状态,当你的情绪或激昂或悲愤,你都很难静下心来,也就是集中注意力专注地去完成某件事。短期的情绪失控会影响你完成某个目标的进度,如果是长期的情绪失控,那几乎可以肯定你很难做好什么事。
要想处理情绪,首先我们要懂得辨别情绪,不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其次梳理事实脉络,追根溯源,找到这个情绪的导火线,分析让人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然后再问自己:这件事确实值得我产生这样的情绪吗,还是说是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太偏激了,还是说这件事可以用其他方式解释其实是合理的?如果我保持这样的情绪,对我有什么影响?这样情绪对解决问题切实有效吗?
这里有一个小窍门:当你产生情绪时,你尽量把原因“归咎”为自己,这不是鼓励我们要自责,而是鼓励“自责”。我们很难改变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很难改变环境,但是十分优秀的我们为什么会落到与这种环境为伍的境地?是不是我力气用错了地方?是不是我的能力还不够?有一句话叫“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上什么样的人”,我不是在告诉大家“你只配和这样的环境共存,你只配遇到这样的事情”,而是要把你从当下的情绪中拉出来,把注意力投射到能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向,用“自责”的方式分析总结你的负面情绪,然后与它和解,使之成为你改变现状的动力!
我们不要做情绪的奴隶,以上主要了的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接下来简单聊聊如何不被他人的负面情绪所感染。
我很喜欢蔡康永老师提出的两条针对情绪的建议:其一,你可以倾听别人的情绪,但你没有义务参与它。这不是让我们抹掉自己的共情能力,而是只止步于我懂得你的情绪,但是我选择不参与。这并不是对倾诉者冷漠的表现,而是我们随时准备为自己情绪止损。试想,如果你和他都掉进情绪的漩涡里,那谁来冷静理智地分析问题?还有,你可以倾听他的爱和恨,你可以从他倾诉的故事中获得一些信息,但你没必要跟他产生一样的情感和情绪。人的能量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我认为这个方法能让我们避免被负面情绪感染,这样你才能做到更长久的倾听与陪伴。
其二,你必须有你自己的规则。蔡康永说当朋友像他倾诉时,比如说看到由“我最近很累”开头的微信,他会选择先把它放在一边,现专注做完自己手上的事,然后可能等几个小时后或者一天后才回复,有时候会被朋友抱怨,但是当对方已经习惯了他这种规则后,就会理解了。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对我倾诉,你想要我陪你,那就必须按照我的规矩来。
总结一下,要处理情绪,就要学会辨别情绪,分析这种情绪的出现是否合理,如果这样还不能驱散情绪,那就试着“自责”,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而对于别人的情绪,我们可以倾听,但是请保持一定的“疏离”,因为人的能量和注意力有限,只有这样你才有办法更长久地陪伴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