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初读《围城》

初读《围城》

作者: 嚯吖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23:09 被阅读0次

        读完《围城》放下书细细回想,对于刚入大学的我来说,实在说不上什么感同身受,却也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阅读的过程中,看着人物间精彩而又句句别有深意的对话,仿佛身临其境,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说话滴水不漏。于我来说,这种程度的对话,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读完书,对书中的人物进行了一番罗列与整理。发现无论是苏小姐,范小姐等女性角色也好,还是方鸿渐,李梅亭等男性角色也罢,《围城》中大部分的人物都有着相同的通性——高人一等的傲慢和毫无底线的虚伪。书中大多的女性角色的自傲都并非来源于自身的优秀,而是因为男人对自己的追求而感到无比自豪,我认为这是女性的一大悲剧,同时也是现在很多女生的缩影,我觉得这些人,往往是自卑到了骨子里。而书中男性角色的骄傲大多来源于肚子中少的可怜的洋墨水和别人阿谀奉承的谄媚。他们的骄傲又极具戏剧性,在利益面前,总能轻易抛开自己所有的骄傲,将自己低入尘埃,而且极其擅长自我安慰,打着高尚学者的幌子,做着不入流的事情,以这种姿态,自以为骄傲的活着。虚伪更是《围城》中所有人物的通性,每个人都在通过自己的谎言,尽力去完善别人眼中的自己,这大概也是自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

       曾经的自己,也有他们的缩影。一言一行都会想别人会怎么想自己,在同学面前不懂装懂,现在想来,那时的生活还真是辛苦。现在大学,改观了不少,生活做事逐渐随心所欲了起来,忽略掉别人的眼光后,生活真的快乐了许多。其实很多人终其一生,疲于奔命都是为了活在别人的眼里,这样的人生即使再圆满,也是一场悲剧,在别人的眼光里兜兜转转,终于丢了自己,虽每天依旧洋溢着笑容,但这些笑意却不达眼底。

      围城,围城,围住的不过是一个自己罢了……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感者,期待赐教~~~)

相关文章

  • 初读《围城》

    每个人都像方鸿渐,跳不出自己的这座围城。——题记 其实我对钱钟书的这部《围城》心仪已久,第一次打开是在去年八月开往...

  • 初读围城

    很早之前我就听说过围城这本书,每每借阅了,打开了,看了几页又搁置了,觉得故事的开篇吸引不了我,其他的事情总是比...

  • 初读围城

    本以为《围城》是关于爱情婚姻的小说,想来大抵也是受了那句人尽皆知名句的影响;读过以后多少有点出乎意料,也很难将之定...

  • 初读《围城》

    读完《围城》放下书细细回想,对于刚入大学的我来说,实在说不上什么感同身受,却也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

  • 初读《围城》

    仰名而读,一直想找到爱情的围城在哪里?如何看破走出?想通过这本书得到一个答案,我想,到现在我并不能说我领悟...

  • 初读围城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也是我们很多人的围城。抱着学习、拓展进而反思的态度来读这样一本书,因此当真正放下这本书的时候,...

  • 人生何处不围城

    人生何处不围城 ——再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兼对我的人生思考 关于《围城》,说是再读,其实与初读无异。25年以前倒...

  • 人生无处不“围城”

    初读钱钟书的《围城》是在上学时,对其中的人物、语言、故事背景等等理解不深,好像只记得《围城》写的婚姻就像围城,“结...

  • 第1篇  读《围城》:围城教给了我什么?

    初读《围城》,钱先生告诉我们“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去”。 现在的围城,已不仅...

  • 再读《围城》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初读围城,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了,小时候读《围城》,囫囵吞枣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qw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