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作者: 管埋不管救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08:28 被阅读0次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不是出自《九阴真经》,而是出自于《老子》。

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余”是什么?“余”是多余,也就是没有用的。对于人来说,“余”是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是逃避自己和事实,是陷入虚荣与骄矜,是放不下显然已经危害到自身的执着……“不足”是什么?“不足”对于我个人来说,是有限的天赋才华,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努力程度……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在我看来,是摒弃自身的“余”,恰好能够填补自身的“不足”。就像是凹凸不平的土地,将凸在外面废弃的土堆填补进坑中,就能把土地变得平坦,可以在上面耕种、建造房屋…人也是一样,通过摒弃自身多出来没用的东西,就能成为一个平实而智慧的普通人。多数人只要这样就可以活得很好、很顺遂。这句话其实也很符合“less is more”的现代生活哲学,可见老子的智慧延续至今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不是说人道应该与天道相反,试问“人道”怎能和“天道”相提并论呢?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是一视同仁的。背离天道的人,天道会以自己的方式给你扭转过来,过程中不免会有痛苦。所以说,与其痛不欲生,不如从一开始就顺天道而为。这句话,我想是说现实社会中,更多的人其实并没有顺应天道,所以说众生皆苦。

想要看看天道是如何运行的,需要摘下我们玫瑰色的眼镜,观察自己和身边人。

相关文章

  •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如何理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人之道,损不...

  •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补不足而补有余。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 马太效应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2018-01-10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道好像挺不公平的呀,不足还损,有余还补。那是人有问题,还是天有问题...

  • 12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 张勇【2022.12.12.星期1】好展馆让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产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

  • 202004第一周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人之道损的是我们无形的能量和气血,或者说注意力;补有余,补得是我们其实...

  • 《老子》夜读: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 读《道德经》日记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t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