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一个褒义的词,“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申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摘自网络)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往,往往最难做到的就是“尊重”这两个字。
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带着自己的喜恶和情感去判断和对待别人,如果能够遇到尊重的态度,我们往往也会还以友好的态度,而如果我们遇到不被尊重的态度,我们往往也会采取冷漠或者气愤等等的态度以对。
现代的育儿理念里,反反复复被强调被重申的也是这“尊重”两个字,仿佛一切的策略和方法,都和这个“尊重”紧密关联,需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挥和取得有效的效果。
而往往和成人对待成人的态度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总是居高临下的,是带着一种权力的凌驾的。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或者觉得孩子就是不听话,因此烦恼不断、暴躁不断,也因此容易纷争不断。
仿佛每一个家庭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育儿烦恼,而对比起来,又有着很多相同的“不良行为”,很多父母会说,我已经本着尊重的原则了呀,可是孩子还是那么多问题,还是会给你制造这个那个连绵不断的烦恼。
在《正面管教》一书里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目的如此分析:
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只要稍微细心的观察一下,就能轻易地发现有着这些行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总是会让父母和老师倾注更多的关注和心力,却好像总是没有办法改善。
我曾经看过不少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包括我自己的女儿曾经也是,在我打电话时,或者和别人攀谈时,总是会试图打断我。一直到我看了《正面管教》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女儿这种“不礼貌”的行为背后,其实只是她自己所理解的“妈妈忽略了我”“妈妈不关心我了”的感受。
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更多的来自于家庭最初的影响,如果在家庭里没有得到这种感受,那么到了学校以后,自然就会通过寻求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来让自己能够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也许这也正是许多调皮捣蛋、喜欢作弄同学、喜欢课堂捣乱的孩子内心无助的一种行为结果。
而父母过于尊重孩子和关注孩子的态度,也可能会引发孩子寻求过度关注的行为,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父母的目光和溺爱包裹,从而无法忍受片刻的疏离和冷落。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也许恰恰正是由于在家庭中总是没有得到平等的对待和被尊重的机会。
而喜欢报复的孩子,也许只是因为父母总是喜欢惩罚孩子,对待孩子过于严厉。
自暴自弃的孩子,内心里除了觉得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爱”之外,更有可能的就是自信心完全的丧失。如果这个世界上最亲近最让人依恋的父母都无法让孩子安心和感觉希望,那么这个世界上又还有什么值得期待和向往?
当一个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从小就缺失在了父母的眼光里言行里,那么成人之后又从何而来积极乐观和独立自信?
“请注意"鼓励"这个词。这很重要,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信念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依据并不重要。孩子们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正面管教》
孩子需要鼓励,可是盲目而宽泛的鼓励却并不能让孩子感受到鼓励应该产生的正面效果,或许有时候反而会被理解为是一种纵容,或者纯粹就是一种敷衍。
对待孩子的活力和好奇,成人有时候会不胜其烦,鼓励也就常常被忘在了角落里。也许对于父母来说,更难的并不是鼓励,而是如何去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所以到了最后,尊重孩子也许就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口头上,每天要面对那么多琐事和烦恼的成人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耐心思考孩子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
而有的时候,要去尊重跟自己的观念和想法完全不一样的孩子行为,确实也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比如说精力旺盛的孩子,玩起来是不顾时间不顾饥饿的,可是很少有父母会暂时放下其它的事情,耐心地陪伴和等待孩子玩到心满意足。
还有的时候,面对孩子穿衣打扮的风格,父母也很难做到尊重和欣赏,因为父母总是基于自己的审美观和喜好做出了判断,而并没有办法从平等的角度上去看待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审美。有一年春节,女儿很喜欢公鸡身上艳丽的羽毛,于是在外婆杀鸡之后,她把一根漂亮的长羽毛插在了头发上,当别人看到她这怪异的“装扮”时,
嘲笑她,她犹豫地向我发出问询,我尽管内心其实也是有点尴尬的,但是仍然温和地对她说只要她自己觉得美和快乐,那么别人怎么说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她很快乐而满足地度过了那一天。
我想我们为人父母的最想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希望孩子的未来比我们更好。可是我们常常又言行不一、心口不一。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盯住了孩子的行为,却没有反观一下自己的行为,也没有学会从内心里先问一下自己——孩子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对我什么样的需求和情感?是想要关注?还是我的行为让孩子觉得失望了?还是我的心根本就不在孩子身上?
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和要求孩子——这是多么简单但却多么难以践行的一句话。
要常常的觉察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学习,是人生修行的主题,也是为人父母需要修行的主题。
人生的意义,或许正是因为我们要不断的修行和解决问题,才能如江河湖海般波澜壮阔,如春花秋月般收放自如。
孩子是来提醒我们可以让人生更完满的存在,也是让我们不断学习的动力。
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我们都应该抱着一颗积极心、快乐心,好好地学习如何和孩子相处,好好地学习如何做到——尊重孩子,不只是口头上的承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