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日自由写-欢迎投稿简友广场夜华烁烁|禅意缘满
“门当户对”是“三观”相合的基础(日更)

“门当户对”是“三观”相合的基础(日更)

作者: 抱璞曲谨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10:09 被阅读0次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以为“门当户对”是封建糟粕,应该是摒弃的。孰不知,“阶级”“阶层”分化是始终存在的,既然存在就应该存在融合得了或融合不了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应该用“二分法”——“有利也会有弊”——来看待,跨越阶级阶层的婚姻,也是有幸福的!当是有前提,是两个人中的一个向另一个阶级阶层靠拢。

    一般来说,是下层的向上层靠拢,绝大多数情况是男方居多——两性比较中,男性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例如戏曲中常见的“状元及第”,“进士及第”,最终“鲤鱼跳龙门”!

    这样解决了“门当户对”中,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始终存在的,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改变而发生家庭家族整体性的改变。

    虽然古代有“封妻荫子”的说法,但一个家族的门第整体性发生变化,基本要经过两代以上的变化,才能开始形成上层社会门阀的基本特点。

    有的家族经过三代或三代以上才融入上层社会。在今天,我们在法律层面不存在“上层社会”,但法律条文与社会现实还是有区别的。

    社会分层始终存在的,例如“魔都”上海就有“上只角”“下只角”之分,“下只角”的人削破脑袋往“上只角”钻,可结果呢?被拍死在沙滩上的数不胜数,还有的人被拍得遍体鳞伤的,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究其原因,是社会资源就那么多,“上层社会”不可能容纳那么多的人——人多了稀释了资源,人均资源就少了。上层社会会自觉的形成“圈子”,在“圈子”里面通婚,规避“圈子”扩大化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生活在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因为生活经历原因,不同阶层的人的“三观”是不同的。

    虽然,也有一定正能量的家庭教育,但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内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平民”出身的皇帝——刘邦,朱元璋都大肆屠杀功臣,这些功臣与他们出生入死打下了江山,换来的却是满门抄斩,灰飞烟灭。

    而富贵出身的李世民,赵匡胤却善待功臣。此两类人形成鲜明的反差,令后人读史唏嘘不已——不同出身的人,到了一定的阶层,行事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不仅仅是中国如此,外国也是如此,中国“美食”享誉世界,英国有个笑话,如果一个英国人到了中国半年以上体型不发生变化,那么他是贵族出身;反之,则是平民。这其中有玩笑的成分,但也有普遍性。

    “三观”不同,即使凑到一起,也只是过日子,不是共同生活,不会有深刻的思想交流,怎么会有幸福可言?

    即使是今天,教育的普及,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阶级阶层的差距,但这如同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凑在一起,要进行磨合——磨合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严丝合缝”,一种情况是齿轮崩裂。

    何必冒如此风险,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门当户对”是“三观”相合的基础(日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xx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