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简友广场读书
东北一家人——大孩儿上学

东北一家人——大孩儿上学

作者: 二丫头226 | 来源:发表于2023-03-26 10:15 被阅读0次

1986年虎年,这一年,田家大孩儿已经九岁了,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因为大孩儿从小就是个爱哭鬼,比较娇气,李荣不放心,硬是让大孩儿在家多呆了一年。

六月份,村小学要求适龄儿童到小学报名,领教材,交学费。在大孩儿上学之前,读书是不收费的。可就在大孩儿上学的头一年,开始收学费。每年学费五块钱,教材十块钱。虽然钱不多,但是,在那个年代,老百姓手里也几乎没几个钱。

报名之前,得先起个名字。大孩儿自打出生以来,一直只有小名,没有大名。现在不能再等了,必须给起个大名。

“柱子,你也不着急,这都快上学了,还不给大孩儿起个正式名字,到时候咋报名?”李荣催着田柱子。

“起,起,现在就起。”田柱子应付着。

“你不起怎么办,还指着谁给起名字,我又不识字。我可起不出来。”李荣责怪田柱子。

“算算数容易,起名字肯真是难住我了。”田柱子一向算数好,语文很差。

“看看同龄的都叫啥,随便起一个就得了。”李荣并没有觉得有多难。

“田美芬怎么样?”田柱子问。

“我不要,太难听。”大孩儿立马反对道。

“美丽芬芳,寓意挺好的啊。”田柱子说道。

“不喜欢,好像你们那个年代的名字。”大孩儿坚持。

“田大美,这个名字怎么样?”田柱子问?

“爸,你这是读过书吗?这个名字让人笑掉大牙。”大孩做呕吐状。

“那叫什么,再不你自己起。起个名字还这么多事儿。”李荣瞪了一眼大孩儿。

“田玉杰怎么样?”大孩儿说。

“你要是中间字用玉,其他几个妹妹也得用这个字。”田柱子说。

“玉多好啊,美玉,杰,杰出。我都问过我老叔了,他告诉我的。再说了,咱们村上有好几个女孩,都是中间用的玉字。”大孩儿说。

“都谁用了啊?”

“毕玉琴,张玉芳……好多呢。”大孩儿说的几个人是平时和她一起玩的伙伴。

“那就用这个名字吧。”田柱子笑笑说。

“你这个当爹的,名字还得孩子自己取。”李荣嗔道。

“那有什么,我们民主。”田柱子不以为然。

六月三十号,田柱子带大孩儿去学校报名。正好遇上毕大军、崔来福、张杰、王大友几个人,也都带着孩子来报名。毕大军家大丫头,毕玉琴也是今年上学,年纪比大孩儿还大一岁。崔家的四丫头崔晓芳、李树村家的三丫头李文英还有王大友家大儿子的王晓昌,都来报名了。

“闺女叫啥名字啊?”崔来福问。

“田玉杰。”大孩儿腼腆的回答。

“我和你爸是老同学,你爸当初读书老厉害了,你也肯定错不了,好好学。”崔来福说。

“你们是同学?”大孩儿有点不相信。

“当然了,不过我上学晚,所以年纪可比你爸大好几岁呢。你爸当初六岁就上学了,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崔来福说。

“爸爸居然比我上学还早。”大孩儿嘀咕着。

“李会计,你家也有孩子上学啊?”崔来福爱说话,跟谁都愿意打个招呼。

“是啊,我家二丫头,李文英。”李树村说。

“听说你家大儿子和大丫头当初学习都不错,可老大怎么小学毕业后就都没继续读啊?”崔来福问。

“孩子自己不爱读,当父母的也没办法,不过我家这二丫头不一样,贼愿意学习。她姐上学的时候,就跟着一起把一年级的知识给学了。”李树村夸赞自己的闺女。自打上次分地被田柱子抢了风头,李树村一直心里不舒服。总想在什么事情上压住田柱子。这次两个孩子同班同学,一定要让李文英在学习上超越田玉杰。

“啧啧,那真是厉害,我家的这几个读完小学,认几个字就算了。”崔来福说。崔来福家也是一个大家庭,他为了要儿子,生了五个闺女,最后一个才是儿子,和田柱子有的一拼。不过崔来福向来不重视读书,之前的几个孩子基本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帮忙干活了。

“姐夫,晓昌也来了啊。”田柱子和王大友打着招呼。王大友是田柱子三叔田青的大女婿。为人老实巴交,家里生了两个儿子,王晓昌和王晓利。王晓昌出生后,到了五岁才会说话,其实小孩儿挺聪明,就是言语迟。刚开始,周围的人,都安慰王大友,说“贵人话语迟。”王大友自己一直担心,怕儿子不会说话。没想到,王晓昌五岁的时候,突然会说话了,还表达的很流利。王大友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不过,由于王晓昌说话晚,王大友就没有着急让他上学。今年王晓昌已经十岁了。孩子姥爷田青就催王大友,赶紧让孩子上学读书,要不然没有文化,未来就是个睁眼瞎。这不,这次也过来报名了。

全村来报名上学的一共三十一人,这个人数,一个班就够了,听说班主任赵老师是个老一年,也就是总是教一年级。为人也就初中文化,教书不怎么上心,所以总是被安排教一年级。毕竟一年级知识简单。其实这么安排是有点误人子弟。一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最重要阶段,如果这个时间段不好好引导,很多孩子后面就会辍学了,特别是八十年代初,人们对学业还不是很重视。

自打六月份领回教材后,田柱子就把孩子的学习放在了心上。教大孩儿数数,从一数到一百,十以内加减法,二十以内加减法,一点一点的教。教大孩儿的同时,二丫、三孩儿也一起跟着学。还有就是一年级的古诗,《鹅》、《草》都教大孩儿提前背了下来。大孩儿上学开始,是田柱子陪孩子学习的开始。教孩子学习数学,教孩子背诵古诗,教孩子学习方法。他所有的耐心都给了孩子。

上学前,田柱子给大孩儿买了一个军绿色的书包。大孩儿非常喜欢,把新发的书包好书皮,和本都放进书包里。

十一月中旬,大孩儿上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她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考试——小学一年级期中考试,考试科目只有语文和数学。

“大姐,大姐,你成绩单发下来了吗?”大孩儿一放学,二丫头和三孩儿就围过来问。

“干嘛,管你们什么事儿,一边呆着去。”大孩儿好像不是那么高兴。

“老叔,你期中考试成绩怎么样?”二丫头见大孩不想理自己,转过头去问田权。

田权是田福家里的老小,田柱的弟弟,比大孩儿就大七岁。他上学晚,现在还在读小学六年级。因为有老叔在,所以大孩儿上学放学也用不着接送,直接和田权来回走就可以了,李荣也相对放心,她嘱咐大孩儿,上学遇到什么事儿,去找老叔田权。田权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他不像田柱子头脑聪明,有学习的天分。他反应有点慢,不善言辞,虽然学习很用工,但是成绩一直很一般。

见两个侄女问自己,田权不好意思地说,“没有考好。”

“没有考好,是多少名?”二丫头刨根问底。

“第十一名……”

“估计大姐比你考的还差,她都不敢说。”二丫头小声和三孩儿嘀咕。

“谁说的,我可没考那么差,我考的是前五名。”大孩儿突然提高嗓门。

“前五名是第几名?”

“第五名,好了吧。”大孩儿一甩书包。

“等咱爸、咱妈回来,我跟他们报告好消息。”二丫头其实觉得大姐考的还不错,不知道她哪来的气。

“哪来的好消息,人家李文英和王晓昌都比我考的好。”大孩儿还是有点愤愤不平。

“我说的呢,李文英的爸是不是顶替咱爸当会计的李树村?”二丫头问。

“就是她。”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反正两个丫头把李树村当成了假想敌人。自然,他的闺女也是她们的敌人。

“大姐,没事儿,别灰心,下次你一定能超越她。”二丫头给大孩儿鼓劲。

“但愿吧。”大孩儿虽然有些气愤,但是信心还是有些不足。

这天晚上,田柱子和李荣干农活回来,问大孩儿的考试成绩。大孩儿拿出卷子,还哭了起来。田柱子赶紧安慰大孩儿。

“大闺女,别灰心,这次其实已经考得很好了,起码是前五名啊,头一次考试,已经非常厉害了。”

“可是,李文英考了第一名。”大孩儿抽泣着说。

田柱子有点不理解,为什么李文英考了第一名,大孩儿要哭的这么厉害。其实,他的闺女是想为自己的爸爸打抱不平,她把柱子丢掉会计职务的责任赖到了李树村身上,所以学习上,她一定要超过李文英,替父报仇才行。

“考试,又不是就这一次,下次继续努力。”田柱子说。

“下一次还考不过她怎么办?”大孩儿抹了一把眼泪。

“学习啊,就像跑马拉松,你要持续跑,才可能不被落下,才可能超越别人成为第一名。”田柱子对大孩儿说。他的这句话,后来几乎成了他的口头语,跟每一个孩子都说过,这句话成了每个孩子的鞭策语,鞭策这他们持续努力,持之以恒,拼搏向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北一家人——大孩儿上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y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