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武侠江湖读书简友广场
短篇故事 | 宣州谢朓楼上的时空罅隙

短篇故事 | 宣州谢朓楼上的时空罅隙

作者: 巴里奥狮Barrios | 来源:发表于2023-02-13 01:0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杭州某大厂消耗身体的那几年其实距离现在也不远,但一离开那些黏人的菜市场般的职场和西西弗斯般的工作内容,记忆就消退得无比快速,像周日的傍晚、南山路上雷峰塔身后,黄昏往西湖倾泻的光芒,并不会等到游人把手机端得方正,金黄的时刻就把群山的剪影交给了黑暗。记忆里尤其深刻的是那几次的旅行,公务和休闲的,江浙皖的山水和人文。

那次提前安排好了去宣城的旅行,大概是想看看敬亭山,也或许是凑巧,杭州汽车西站有线路直达。印象最深的诗句里,肯定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凑巧的是,出行前的某个工作日,陪伴我两年多的眼镜摔坏了。半包的钛合金镜框这次终于没能抵抗住石头地面的反作用力,收窄成勾勒镜片的细弧设计始终不过关,导致镜框被整齐折断,又弹到半空。

回望作过的决定,不知道是应该感到后悔,还是庆幸,当时保留下了完好(其实在边缘处有一微妙的裂痕)的一副镜片,找了一家连锁的眼镜店要一副新镜框。老板把镜片拿到镜架陈列台上比对着,然后对眼前一片模糊的我说,看你比较着急,只有这一副了,其他能配得上你镜框的都要调货。

当时忘了追问老板,毕竟镜框的型号有别,保留镜片是最好的选择吗?而生意人的回答也不一定是我想要的答案。

度过这周余下的工作日,周六早上就从公寓骑车去汽车站,冒在江南细细的雨丝里,穿过杭州秋深冬初的雾霭和湿气。

佩戴新眼镜不超过三天,但始终觉得有些不适,廉价镜框的质地单薄,每次都需要用力压一压才能戴紧,而即使这样,偶尔总会觉得视线边缘有东西闪过,我想,或许是白炽灯,或许是飞虫,或许是镜片上的瑕疵,或许是什么东西的倒影,便在大巴上沉沉睡去了。

假如我这时候去百度一下,大概会了解到,专家的建议是眼镜每次更换和维修都需要重新验光,换镜框保留镜片并不是太好的选择,瞳距上极小的差异都会引起眼睛的不适和加深近视。但我直到很久以后才去了解这件事。

后来每次想起宣城,记忆里总有梅干菜的复杂的气味。当然梅菜烤饼是极好的。这大概是因为路边石栏杆上、人行天桥上无处不见晾晒的大白菜,有些在广场上被摆放成优美的形状,仿佛真菌寄生之后绽开的花朵,用菌丝和孢子有意识地表达着他所理解的美。

刚到的时候还是微雨,迅速从酒店出来,到敬亭山麓去看唐代始建的广教寺双塔,目前能看到的石塔是宋代的,其余古迹一无所存。我用相机对准塔上的小坐佛像拍照,在时光的洗礼下,在宋朝的北欧风极简审美下,几乎没什么细节了,我对准了按动快门,镜片几乎要和取景器擦到一起,就在这时候,又感到眼角有东西快速掠过。

闪念之间,我想到童年时奶奶旧房子里衣柜上那面镜子,在几毫米深的地方好像有一块什么形状的污渍,小时候我猜想是不是电闪雷鸣之际被某种自然或超自然力量蚀刻上去的?此刻眼角闪现的东西就像是被某种力量印记上去的图画,只在特有的角度才会被发现,而当你刻意把眼睛转向侧面,或者尝试去调整镜片与眉梢的角度,它便荡然无存了。

我想起不久前刚重温的复仇者联盟4,电影的理论是并不存在所谓的时间线上的前后穿越,时空穿梭其实是在不同宇宙时间线之间的移动。我看到的画面会不会是来自另一个宇宙或者时空呢?

天快黑了。我又摸了摸眼镜,离开了广教寺和敬亭山。选择天气更好的时候,再来安徽找李白的足迹罢。

打车来到宛陵湖畔,博物馆里斑驳的南朝石狮子已经闭门谢客了。于是沿着大路一直往回走。隔着芦苇丛看到起落之际的鹭鸟,湖心的小岛和亭楼都随着夜色慢慢暗淡下去。

晚餐之后,便来到酒店附近的一处广场。

沿着广场走,冷风拂过,还有锻炼的老人,广场舞的阿姨已经都走散了。

谢朓楼便耸立在广场的另一头。我曾经附庸风雅喜欢乱世历史,例如五代,例如两晋南北朝,其实读来读去,每每在博物馆和遗迹追过六朝人物之后,对如麻的历史却仍然是一头雾水。但我大致了解李白所景仰的南齐诗人谢朓,那个文才过人,但身后留下争议的谢家后裔,作过宣城太守,最终因造反之名下狱,了此36岁一生。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随着光线的昏暗,我感觉视线边缘又有什么东西在飞速掠过,我尝试停下脚步用余光观察,我发现灯光昏暗的时候,这样能看得更清楚。我仔细感受,似乎是一团团黑色的东西在跳动,但实在看不清任何细节了。

突发奇想,笔袋里正好有一张某某品牌的会员卡,是亮光的金属设计,镜面一般,于是我用它放到眼睛侧方,调整角度,同时不改变视角,保持目光超前,仍然用余光去看金属镜面里,略微放大的图像,借几分路灯的光,又借几分遮遮掩掩的月光,四周也越来越寂静了。

某一刻,我似乎看清楚了放大后的图像,心脏猛地一抖。

毛茸茸的黑色动物,长着大耳朵,和两只巨大的翅膀,仿佛在火光中跳动着。

画面突然放大了,似乎不用借助镜子,我就能看清楚这异样的情景。我屏住呼吸:

一个道士打扮的披头散发的中年人举着木剑,在对着怪物挥舞。身旁还有一位年轻人在拿着一本书写写画画。道士大声道:“逆贼敦,死而不宁!”

我仔细看那怪物竟长着一张人脸,白胡子老人的脸,脸上好像覆着一层蜡。

那怪物令我想起在博物馆看到过的鼯鼠标本,那是一种巨大的飞鼠。而这只人面的怪物更加巨大可怖。展翅开几乎要盖住持剑道人和持书青年。

道士展剑从怪物侧翼发起攻击,怪物身上有一处刺穿伤,中年道士身形轻巧,与略显老态的容貌完全不同,起身刺入怪物的旧伤处,引得怪物一身嘶嚎。这时候另一位年轻人开始奋笔疾书,那黄色书卷和现在用的纸张完全不同,厚重许多,但当年轻人书写时,怪物身上似乎在变得暗淡,越来越痛苦不堪。

眼睛刺痛,但我舍不得眨眼。流光幻影之间,我似乎懂得了这些人和这些历史。

这时候少年眼看道人招架不住,便道:

“琅琊宝剑何在?”

于是又一位少年从高楼上踏下,手持一把青光宝剑。

不待少年剑光落下,又听到一声沧桑的嗓音,“谢公,等我。”

一位白衣白衫的老者握着一把青莲宝剑从黑暗里跃出。

这时候三人合体,三件合璧。郭璞青囊剑,谢朓琅琊剑,李白龙泉剑。

怪物是驴鼠,当地山神的坐骑。持书少年是干宝,他记下了这个故事最初的片段。

膜翅又展开了一丈来宽,似将要遮蔽住这异世界仅有的光线,怪物面部更加狰狞,但在三股交汇融合的剑光里,仍露出了一丝怯意。

剑光将怪物劈成两半,但那怪物并未死去,只是低沉吼叫着往黑暗里退,拖着自己一分为二的身体。四人也往黑暗里去,毫无惧色。

我看到他们往黑暗里去,义无反顾地去追觅那怪兽并一次再一次,将之剿灭。

那怪物,曾经是野兽,是山神坐骑,也曾经是王敦,是安禄山,是其他人的化身。

那黑暗,仿佛是两晋南北乱世里不可测的人心,青春和才略无所适从,投入方术和文学。

那黑暗,仿佛是中唐乱世,腐朽官场与不可掌控的藩镇,只留下漂泊的志气和残念。

那黑暗,在镜像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都不曾消退,但从未统治世界,从未征服过少数人不服输的气骨,与赤子之心。

在某个时空他们得以交汇,敬亭山下,谢公亭前,北楼远眺;吟诗作对,斩妖除魔,快意江湖。

在我们的时空,他们也都成了传奇。

从那晚以后,我的眼前再也没出现过残影。

备注:

1. 《搜神记》卷四:郭璞过江 , 宣城太守殷祐引为参军。时有一物,大如水牛,灰色,脚类象,胸前尾上皆白,大力而迟钝,来到城下。众咸怪焉。 祐使伏而取之,令璞作卦,遇’遯’之‘蛊’,名曰‘驴鼠’。

2. 324年,驻守荆州的王敦打算谋逆,事前命郭璞占卜,結果不吉,王敦怒杀之,时年49岁。事后,郭璞被追赐为“弘农太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篇故事 | 宣州谢朓楼上的时空罅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dj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