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小组课活动中,同组的赵老师讲了第五单元《松鼠》这一课,教学结束后,小组内进行了评课,结合评课意见和我的感受,我有以下方面的思考。
这篇课文属于描写动物的说明性文章,知识性较强,赵老师讲的是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赵老师把重点放在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上,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引导孩子在阅读文章时,结合段落大意自己梳理课文是从松鼠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行为特征、搭窝、生育情况、换毛时间以及爱干净的生活习性这几方面来介绍松鼠的,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画出作者对松鼠这几方面的具体介绍的语句。画完后引导孩子借助表格,通过提炼关键词的方法,对松鼠每个方面的具体信息进行梳理,并分条记录。
赵老师的初衷是好的,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语言较为混乱,对孩子没有起到较好的引导,导致学生活动太少,没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开展也十分不顺畅。最后梳理完信息后,应先让学生交流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特点,最后再由老师总结出: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不应全由老师作“一言堂”。
语文课堂应是读、说、写有机结合的和谐课堂,是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天地,本堂课从这两方面来看是不够成功的。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未能体现,还停留在问答式的课堂模式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