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随笔专题投稿自由写
被仇恨影响一生的瑞典导演伯格曼

被仇恨影响一生的瑞典导演伯格曼

作者: 李兰陵 | 来源:发表于2020-04-08 20:25 被阅读0次

瑞典大导演伯格曼接到母亲的电话,他父亲在医院诊断出恶性肿瘤,快死了,母亲希望他去医院探望。伯格曼却一口回绝,“我没时间,有时间我也不会去。我跟他没话好谈,也根本不在乎他,何况,他临终时见到我恐怕也觉得不爽。”电话里母亲在哭,伯格曼却喊出,“不要跟我感情勒索,哭也没用,我不去。”

读到此处直觉是伯格曼太绝情,父亲身患绝症,什么深仇大恨可以抵消父子情深,让他面对母亲的苦苦哀求说出如此绝情的话,连父亲最后一面都不见。


继续读下去我却改变自己的看法。伯格曼的父亲是牧师,孩子犯错后,第一要求是忏悔,第二当众惩罚,最后由父王赐予宽恕。

做为一个父亲面对自己的孩子,犯错的时候需要的是忏悔,是否感觉这位父亲非常敬业,有肃然起敬的感觉。可是


接下的画面,却是画风突变,小男生伯格曼尿床,大人就会给他穿上一条红色的小裙子,让他穿一天做罪行示众。

这个穿红裙子的举动就有违庄严了吧,更何况一个尿床的孩子何错之有,需要受到这样的惩罚。

难道孩子可以控制自己尿床吗?这个管天管地,惩罚孩子尿床的行为,着实令人费解。


再有,如果孩子打架就会被召集到父亲书房,先行审讯,一个个发表忏悔,最后拿出鸡毛毯子行刑。

为什么用可怕的行刑,因为接下来的画面太血腥。女佣铺上一个毯子,孩子必须自动褪下裤子,这时有人按住头颅,一直抽打到孩子皮开肉绽,撕裂的皮和糊糊的血肉粘在一起。下一步孩子,不论怎么哭,还得前去亲吻施暴者,他们的父亲,由他宣布被宽恕除罪。如果你觉得这样就完了,错了。

做为惩罚的一部分,不管受伤多重不准吃晚餐。

如此难以接受的体罚听伯格曼如何说,这些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一天的当众羞辱来得痛苦。

如此体罚已经令人毛骨悚然,竟然远不及当众的羞辱,可想而知究竟伯格曼的尊严受到何等的践踏与摧残。面对身体与精神的折磨,又会有怎样的绝望与痛苦。做为一个父亲真的有这样的权利如此残忍的对待孩子吗?


还有更痛苦的惩罚,是被关进一个黑暗的柜子里,大人会恐吓他,里面养着一个专门吃小孩脚趾头的怪物。犯错的伯格曼被关进去,死命的抓住里面的吊杆,勾起脚,整夜不敢放手,就怕脚趾头被怪物吃掉。

一个与怪物关在密闭黑柜子里的孩子,如何在煎熬和恐惧中渡过整晚。这是不是精神摧毁呢?


种种惩罚的直接后果是国际大奖拿到手软的大导演,在后来的回忆中,一再流露他童年时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和得不到这种爱的怨恨。

在70年代接受瑞典电视台采访时,伯格曼说:'一种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亲之间。

这种难解的心理情结一直贯穿着伯格曼的电影生涯。


至此我觉得很迷茫,作为一个牧师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起码的仁慈,难道仅仅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随意的惩罚,无底线的精神摧毁。

做为父亲难道没有起码的慈爱吗?

一个奇怪的念头冒出来,父子一生水火不容,他的父亲要承担多大的过错,他的行为需要忏悔吗?他忏悔又需要找谁呢?


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百事孝为先,老子无过天无过。

伯格曼的父亲的行为是感情勒索吗?

伯格曼的行为又是否是不孝呢?

这又给同样做为父母的我们敲响怎样的警钟呢?

聪明的友友,早有定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仇恨影响一生的瑞典导演伯格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it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