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1c0da091fb01e296.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为什么》,这本书难度系数很高,有多难?前物理学家、现科学作家万维钢老师,曾用10篇专栏文章解读这一本书。
这本书写了什么呢?就是书名的为什么,它专门研究因果关系,告诉人们应该怎么科学看待因果关系,又该如何完善因果思维。
什么样的作者写出这样的书?朱迪亚·珀尔。
他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传奇人物,「贝叶斯网络」之父,因创立因果推理演算法于2011年获得图灵奖,曾被评为机器学习技术的开山鼻祖。
1.听书笔记
01)从科学上,我们证明不了因果关系存在,即只有相关,没有因果。但是,我们的思考,又离不开因果关系。
02)因果,是一种人类的主观思维方式。当我们观察到一些客观事实之后,就会主观建立起因果联系。
03)世界同时存在很多不同维度的规则,比如热力、万有引力、能量守恒,等等。一个人能察觉到的规则越多,越关键,因果模型就越准确。
04)找到中介因素,是建立因果模型的关键。假如因果模型不能被反复验证,就要考虑是不是忽略了中介因素。
2.听书感想
生而为人,我们的思考,都是从为什么开始。
小孩子学习走路、说话,最初探索身边世界的时候,充满了好奇心,总是问为什么。
对此,大人会给出解释,告诉他为什么如此如此,有十万个为什么,就有十万个答案。
可见,为什么的因果思维模式,是随人类认知发展而来,内嵌在我们的头脑运作之中,我们想要用为什么来揭开世界的表象,看到背后的真相。
可是,因为所以,没有科学道理,现实并不是我们想得那样。
可以说,这本书从底层逻辑上颠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因果思维。
科学领域的现象及原因,社会领域的现象及原因,都是我们主观思考之后给出的一个能说得通的答案,而不是确切的因果关系。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相关的关系,相关性越高越紧密,越像是因果。
虽然看起来很费解,很反直觉,很不合常理,可真相就是如此:
这个世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只有相关关系,而我们认为的因果,其实是最强的相关。
那这个洞察对于你我有什么启发吗?
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这让我们认识到:
条条大路通罗马,从现象到本质,并非只有因果关系这一条通路。
既然因果关系是主观思维方式,相关关系是客观存在方式,那么我们在平时认识现象、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试着自觉而主动地调整到相关思维方式上。
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普遍联系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不断变化。
认识的深刻,不是找出自以为是的因果,甚至主观臆断强加因果,而是关注到方方面面的相关,发现最为明显的一条线索,看看能不能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这就很有必要培养多元思维,借助多个维度、多个专业去看待一个现象,分析一个问题。
比如,淄博烧烤为什么火?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好几个方面:
当地的战略规划,好几年前就有专门研究、系统筹划,如今也是做好全面保障;
其他地区的衬托,做不到做不好才突出了淄博的好,比如唐山烧烤;
消费需求及降级,人们有消费需求,可是大趋势在消费降级,小串很实惠;
社会心理变化,过去三年太难了,人们如今自由出行热情高涨,希望烟火气的生活;
鲜明的地方特色,小饼卷烤串的吃法,很是新颖别致,让人过目不忘垂涎欲滴;
网络传播助推,除了早期的网红推荐,还有后来的大学生打卡,再到权威媒体点赞,声量越来越大。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相关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淄博烧烤火了,成了现象级事件。
好了,总结一下:
世界是复杂的,因果关系是主观的,我们要注意的,就是在思考时跳出因果思维的框架,看到更多的相关性,做出相应的选择,采取相应的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