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疆第一天晚上,就开始寻觅当地有特色的小吃。说起美食,那必须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缺少它,旅游就缺少了“味道”,令人趣味索然。
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里,看到了几个稍显特色的食物,奶块以及烤肉串。后来看得多了,就觉得那里的食品特色鲜明,但是花样性还是不如内地的丰富,大多集中在奶制品、烤包子和烤羊肉上。
但是我感觉新疆的饮料是非常有特色的,因为它们极少有机会进入内地来销售,所以显得独具特色,比如被称为液体面包的格瓦斯,当地有很多自己酿造的格瓦斯,通常主打的是本地的蜂蜜和特有的味道。
在旅途中,自始至终吸引我的,就是它们,每到一个地方,就有当地的一个品牌,口味大同小异,可恰恰是那种细微的差别让人喝出了不同的味道。
美食一定是要跟优秀的服务结合在一起的。不知道为什么,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是没有办法跟南方相比的,因而那些美食在享用的时候也打了折扣。
有时候,又因为言语沟通不顺畅,即便有美食相佐,也难得尝出该有的味道。比如你想要一点佐料,可是告诉服务员,他无动于衷,你就怀疑他是否听懂了你在说什么,甚至进而怀疑他服务的态度,由此影响了进餐的情绪。
说起新疆,一定是要尝尝羊肉串的,吃得多了,也就不觉得新奇,更是拿它跟曾经品尝过的其它地方的羊肉串做一比较,坦白地说,新疆的烤羊肉串粗犷有余,而品味不足。
在滋味与口感上,跟我吃过的一些其它地方的烤羊肉串有一点差距。当然,关于饮食,本来就是各花入各眼,各有喜好。
倒是有一样美食,起初我并不在意,也没有听过,只是到了库车,在酒店周围的餐厅看到,进去品尝之后才觉得不一样,那就是酸汤羊肉馄饨。一大碗15元,端上来的时候,满满当当,好像一个人根本吃不完。
当馄饨入口的刹那,羊肉特有的鲜美夹杂着可口的酸汤迸发出相融的口感,细腻绵嫩的羊肉在口腔里翻滚,每一份羊肉所包含的醇鲜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我相信,它一定是结合了某个菜系的特点开发出来,并不应该算是当地的原生菜。后来我听老板娘说话的口音,大概算是云贵川那边的,顺便说一下,在塔什库尔干县吃得原生牦牛火锅也很好,吃好出门的时候,看见老板立在饭店门口,指导服务员做事,人高高大大,像是个东北人。
必须得承认,美食当然应该继承,但除此之外,还更应该大胆创新。而不同饮食文化互相交融,往往能产生新的口味,让人垂涎欲滴。
美食总能在人们精疲力竭的时候给人带来希望,在尝到了一点生活的苦楚之后,留给人们咀嚼后的香甜。
当我在大巴车上听导游说,就在我们离开塔什库尔干县两小时后,那里也实行了静默管理,所有人员不出进出,那时我嘴里正嚼着刚从一家小店里买得馕,在感慨的同时,更觉此时手中的馕,才是人世间最美妙的食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