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读书笔记(二)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读书笔记(二)

作者: 白色石南 | 来源:发表于2024-01-02 12:34 被阅读0次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读书笔记

    2022年11月30日

    今日是我家无眼小猫猫的周年祭。想念她!

    中国思想传统中的知识论意识相当薄弱,此是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之一。

    “知识论”和“科学”是西方的概念,不能直接用于阐明中国的思想传统。

    宋明新儒学在运用佛教的概念和分析方式的途径方面的业绩对于中国思想的诠释富有启示性。

    现代诠释尤其必须避免把中国的思想安排在任何西方现成的理论之中。

    作者一向是从史学的观点研究中国传统动态的,也认为这是展示中国文化传统的独特面貌的一个最可靠的途径,偶尔引用的西方观念只有缘助性的作用。

    中西观念的“格义”,西方概念的“本土化”和现在诠释这三层工作必须在同一阶段中。“毕其功于一役”。

    以上为作者于87年自序中的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死后世界观的演变

    一个民族原始的死亡世界观往往反映了它的文化特色,并且对它的个别成员以后的思想和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以往大都以先秦西汉的儒家经典和诸子的著作为主要根据,中国古代几个主要学派如儒家、道家以及《管子》的《枢言》《内业》中所代表的思想基本上都不相信死后还有世界。

    先秦诸子中只有墨子公开宣称有鬼神。但《明鬼》篇只是强调“神道设教”,重点并不是强调有死后世界的存在。

    2022年12月1日

    顾炎武考证“泰山治鬼”传说始于东汉,断定“元、成以上无鬼论”,鬼论之兴,在东京之世。这就是说中国人关于死后世界的观念要迟至公元一世纪前后才出现。他将宋玉的《招魂》当作“文人之寓言”,并进一步推断地狱之说是魏、晋以下的人附会佛教而推演出来的。

    胡适研究“泰山地狱”在佛教经典中的演变,倾向于接受中国原始宗教思想中已有死后世界的观念了。

    作者旧作曾指出“仙”是指一种“绝世离俗”的生活,“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远游》中称成仙为“度世”(从“引世”过渡到“彼世”)。秦皇汉武之后“出世型”的“仙”渐被“入世型”的观念所替代,于是便有了各种神话,如皇帝登天为仙等传说。在普通人中也有成仙而不需“离世绝俗”之传说,如唐公房的故事,此故事最可表示神的观念从“出世”向“入世”的转化。作者认为用“入世”(此世)和“出世”(彼世)的分别是能说明从一身得道到举家飞升是两种不同的神仙的问题的。但李约瑟却特别声明:我们完全不能依从他所提出的关于神仙有“入世”和“出世”之别的说法……没有天堂和地狱,没有创世的上帝……,一切都是自然的,一切都在自然之内。当然在佛教传播以后这种情形便改变了。

    作者认为李约瑟在“出世”“入世”观念的了解方面与他有差距,但重要的一方面李约瑟宣称中国古代思想中没有天堂或地狱观念有商榷余地。作者认为李约瑟完全用儒、道两家的系统学说概括了全部的古代思想。

    接下来作者探讨了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人关于天堂与地狱的观念。

    殷商时代的死后信仰主要表现在天上有帝廷的观念上,帝庭即为天堂,对部族而言,个别成员的不朽必须靠部族的集体不朽来保证。

    对于“魂”“魄”的观念加以分析,从子产的说法着手。

    《左传.昭公七年》中子产解释伯有是否“能为鬼”的问题,指出在那个时代灵魂已非王公专有,是“匹夫”匹妇“所同有的了。灵魂观念扩大到每一位社会成员,这和父权家庭的出现有关,部分的源于西周以来宗法制度的发展,尤应注意”始化日魄,既生魄,阳曰魂“,大意为”魄先有,魂后生,魄似更为根本。“魄”指一种精神或觉识。孔颖达《正义》郑玄《祭义注》以及日人竹添光鸿《左氏会笺》即可知魄不是形。《会笺》中又可推论“阳曰魂”推出“魄为阴”之说。

    在之后的解释中,以魂魄分发天与地,气与形,神与息,魂为“芸动”之意,比魄更为重要。在孟子时代关于大体小体的划分也是从魂魄观念中转化而来的。

    在子产时代魂的观念似乎出现不久,魄有比较古老的来源。在《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之魄”,《左传.襄公三十年》“天又除之,夺伯有魄”说法中“夺魄”而非“夺魂”。作者推测“魂”传自西方,在《礼记.檀弓下》中吴季子只说“魂气”,不信“魄”可证。 

     在《尚书》及金文中“既生霸”以及周初甲骨文中“既魄”“既死魄”等月相名词,据此作者推测中国人原始的生死观念当与月魄的生死有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vp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