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师的心中,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读书考高分就是为了考得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即读书为就业。传统的观念,认为读的学校越好找的工作越好,工资越高。而现在很多企业机构的招生也是先看第一文凭。因此我们拼命的考高分,上985 211,甚至读研,读博。只为做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就业,稳定,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如果有一天学生从大学回来,发现整个社会变了,他们曾经梦寐以求的稳定的工作,找不到了,又该如何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社会?
社会正在飞速变化,大规模生产正在转化为少量多款。严格分工金字塔式的机构正在转化为与服务对象对口的一站式单位。个人从一而终的职业生涯已经转化为多元、多变莫测的行业身份与组织关系。对个人的要求也从一劳永逸的学历,转化为不断的自学、应变、创新能力,以及和善、诚信、敏锐等品格。因此,现在的学校体系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学习是人类的天性,教育却不是。教育是人类为人类设计的学习方案。这些因素,要跟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学习是把学生学习的天性释放出来,焕发出来,让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即不是把学生关在牢笼里,而是让学生走处牢笼,学习适应生存的办法。
社会巨变,不可逆,了!科技前景,不可测!
黑社会主要看科技,而科技不断发展,教育的职能是助学生应对未来的工作。教育是一块园地,让学生选择摸索的学习园地,是因人而异的,而现在的碎片化的社会会有无穷的发展机会,没有理由需要整齐划一的机制和外加的目标。科技飞速发展很多技能很快就会过时,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修养,对己对事的基本态度,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如何培养他们的修养、态度,价值观是今天教育的责任。
曾经我们的教育是瞄准工作岗位,精准培养。教育不是瞄准而要开放,让学生学会犇自己的前途,他们当然要掌握技术与科技,但这些都是瞬息万变的,要学会的是应对莫测的未来。
今天的学习不再重视传统的功名,也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我们认为的稳定的职业,高工资,并不是他们所认为的。他们的意识,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要求,观念的冲突,让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已经超越了学校的功课,成绩考试升学的束缚进入另一个境界。
教育,还需要紧紧盯着学生的分数来淘汰吗?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适应适应的能力,百折不挠的能力,应该是今天教育的主要任务。
未来已来,社会巨变,教育必须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