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我听了很多年,也想了很多年。这句话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
这些年,在书法的学习上,我也在努力地思考这个问题:如何回归本源,然后朔源而上,再循序渐进,进而后达到历史的高度。
历史上只有一个书圣,叫王羲之。他是如何学习,使自己的书法达到那么高的境界呢。这是很多书法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假如让我们回到王羲之的那个时代,我们是否也能在书法艺术上达到他那样的高度。因此,我会尽力寻找一些关于东晋的资料,去熟悉那个时代的人,熟悉那个时代的思想,熟悉那个时代的人去追寻的梦,希望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成长的信息,从而帮助自己努力学习。
然而历史留下来的资料还是有限,关于王羲之是如何学习书法的记载少之又少,而且大都是那些比喻类比的文字,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人无所适从。因此很多时候,学习就需要自己揣摩,然后实践,然后再揣摩再实践…直到有一天,完成了量的积累,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书法的“一”到底是什么?是点还是横的道理?是永字八法还是结字三十六法?是师法自然还是古人有秘籍在传承?我们不得而知,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和实践,自己的学习心得是明白道理之后,专心于一个点,然后完成量的积累,从而达到质的转变。特别是在带学生方面,从她们成长的路来看,确实行之有效,而且越到后期越有后劲,让自己甚是欣慰。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的学习,都是越来越感觉到,探寻起源的那个点,真是特别的重要。
那么这个点到底在哪里?道理又是什么?如何完成有效的量的积累。接下来几天的写作练习,看能否通过案例分析,从而找到一些线索,为后学者提供借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