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理工男,会被大部分人理解为数理化很好,我是理工男,但数学却很烂,不知道怎么混过了高考,上完了大学
毕业时犹豫了一瞬间要不要继续读研,然后就果断进入了社会大军,当时确切的认为,只有书呆子才会读研、读博;而之后的这么些年,几乎一直在计算机行业,有了互联网就在互联网行业,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所以更加确认小本出身并没有什么劣势,反倒觉得能提前进入社会占了时间优势,还很庆幸
然而时代变化到底是快的,智能时代的到来,顶尖的基层建设已经被顶尖的计算机科学家构建得越来越成熟,于是再也不需要那么多简单的码农——a,而是需要创造性的码农,有思想、会创造,能把现实世界跟数字世界真正连接起来的码农——A,在我看来,大写的A与小写的a最大区别在于懂得物理与数字的关系映射,这需要一门基础学科的支持——数学
为什么是数学,其实不必深究,计算机世界里,所有内容都是数字,文字、数字、图片、音频、视频,所有都是数字,最终都是0和1
这里指的数学当然是泛数学,包含基础数学、线性代数、微积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统计学等等等等,不代表其他学科根本不重要,如果要解决某个领域的问题,就还要深入其他学科来研究,比如要做图形图像,肯定离不开物理,做生物信息研究,肯定离不开生物学,可能还需要医学,做金融,肯定需要金融学等等;但所有这些,最终会被传递到数学领域,跟计算机打交道,或者计算机的变种(比如智能硬件)打交道,所以数学显得格外重要,它成了媒介
很懊恼的是,十几年前在学校的那些日子,对数学没有任何兴趣,为了完成学业,勉强记住概念,拿到学分就交还给老师们了,而如今——书到用时方恨少
说了这么多需求,怎么才能弥补,才能赶上呢?当然只有继续学习,在学习能力下降的现在,在记忆力衰退的现在,别无他法,所以我决定:
33岁开始学数学
幸好生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时代资源极大丰富,互联网上几乎无所不有,“可汗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存在,每节课只有十来分钟,但能生动有趣的说清楚一两个概念,并让人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是什么,非常可贵
学院网址:https://www.khanacademy.org 目前已有中文对应网址,不过并非完全汉化的
关于可汗学院和他的创始人
可汗学院及创始人第一次接触可汗学院实际上是在网易公开课上面,地址是:http://open.163.com/khan/
很早就听过Khan创办可汗学院的事迹,一开始只是为了方便教自己的侄女,后来一发不可收拾,还得到了盖茨和Google的投资,得以将这些免费的优质课程开放给所有人,不得不称为伟大;故事细节可以看这里:http://www.pingwest.com/the-story-of-building-khanacademy-by-salmankhan/
真正在可汗学院的官网学习,其实是非常有节奏感的,每节视频只有十来分钟,每一小节还配有相应的检验题,通过测试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非常方便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因为看到自己的短板,要企图学点东西,那就开始学吧,今天从0开始学习了统计学基础知识,也许是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更清晰了些,这些概念倒也开始更容易理解了
今天的概念:
平均值(mean)、中值(median)、众数(mode)、样本和总体(sample & population)、方差(variance)
这些概念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聚集性或离散性,或者说数据的集中趋势
通常来讲,要描述一个地区的平均收入,基本上是总数除以人数,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会让我们说——“被平均了”,所以从结果上看,平均值很多时候解释不了客观现实,但如果结合中值就比较容易去除异常数据的干扰,比如一组数据是:1,2,3,3,100,平均值是(1+2+3+3+100)/5=47,假设数字的单位是万元,是某个公司的月薪数据,那其中4个人就“被平均了”,好冤孽。如果拿中值来看,中值是3,看起来就更接近现实;我们看到房价统计也同样有这样的问题,北上深的房价,很多时候也是被平均的,诸如此类的统计问题真是太多了
方差是用来描述一组数的离散程度的,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方差即偏离程度有着重要意义,概率和统计中最常用的概念了;当然实际应用中,更多会用到标准差——方差的开方;非常有名的就是6Σ管理,其实就是用的方差的原理,就是数据要控制在正负3个标准差内
目前的大数据也好、机器智能也好,都是基于大量样本的运算、模式匹配获得的,而统计是这些工作基础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