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人有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分:
①“自然型儿童”:指的是自发处于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基本情感下的个人状态;
②“适应性儿童”:指的是在外界影响下做出的适应外界的行为,如讨好、服从、自责等。
在适应性儿童状态里的发火行为有厌烦、拖延、郁闷、任性、怄气、撒泼、叛逆……
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
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
以上这些行为没有带给我们正面影响,通过这些方式传达自己的愤怒通常让他人认为自己不成熟且未必会被正面回应。❶不带情绪地客观表达自己的感受很重要,不攻击他人,❷讲“我”的感受,不讲“你”的过错,具体说明原因而不作主观判断,❸听对方解释说明,交流沟通才能解开误会。
这样写出来其实我也有点模糊,一直不会不带情绪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其实这也是我在学习的。
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是通过模仿父母所产生的行为。它是怎么运作的?有其中一种情况是自我批判自我惩罚(这大概算内耗的一种?)
父母自我状态概念大概能明白一点点,可是我还不是特别理解,先不多做阐述。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人的三种状态同时存在,儿童状态是体验情绪,但无法解决问题;父母状态是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容易自我挑剔或者变成教育他人,成人状态才能真正看到自我,学习新知识和成长。
一个人怎么能进入你的脑袋,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
明白了情绪的来源以后,相对于继续深究这个情绪带给你怎样的影响而去责怪或继续悲伤愤怒,对情绪负责任更为重要,如何负责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