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作者: 李夏科_2020强化班 | 来源:发表于2021-11-27 20:56 被阅读0次

这周看的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你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告诉我们,人的内心是存在三种自我的状态,它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而这三个自我状态一直都出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它们不是同时出现,而是交替着出现,但我们却没能察觉到。

一、儿童自我状态

成年后,我们内心会伴随着我们儿童时期的基本情感状态,而当这种儿童时期基本的情感状态出现的时候,我们内心的自我就会变成了儿童自我,也称之为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的基本情感包含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它是与生俱来,并非后天习得。在人们进入儿童自我状态后,我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

仔细想想,当我们出现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之中的任何一种态度时,是否和我们小时候一样,也许唯一的区别在于成年后的我们表现得比较含蓄一些。小时候哭可能伴随着撒泼打滚,成年人哭可能是默默流泪,但内心的悲伤却是相同的。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或者是ta人偶尔会做出一些类似小孩子的幼稚举动时,请不要批判自己或对方没有长大,只不过是当下对方亦自己进入到了儿童自我状态当中。

二、父母自我状态

童年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最为权威的人无疑是父母了,很大程度上他们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自我评价和对生活的评判标准。

想一想小时候面对做错事的我们,父母是怎么做的?是否用带着严厉、怒气、沉默冰冷、批判的口吻对我们说话。再想一想,成年后的我们,是否有过用这样的语气对别人说话、或者别人用过这样的语气对我们说话。没错,这些都是我们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同时被我们内化了,当我们展现出父母这一面的时候,这种状态就是父母自我状态。

可能你会觉得很荒谬,这些不是人该有的自然状态吗。然而并非如此,除了人的基本情感,其它的情感都是我们后天习得的,不信得话你看看婴儿开始会说话的时候,ta是否有出现过严厉、怒气、沉默冰冷甚至批判的口语表达。没有吧,而这些是否在我们小的时候,从那些我们需要仰望的成人那里学到的。

三、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也就是说,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合理地行事。它可以调动我们学到的各式各样的技能,去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任何事,无论是在情感、婚姻、家庭、人际交往中,都能帮助我们做到更好。

而成人自我状态也意味着成长的一个标志——独立。当我们能够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去处理好任何事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学会独立的表现。

而当我们处在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时,是否意味着我们回归到了小时候、或是依赖着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学会独立。

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我们要调动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当自己处于一个独立的状态,这样更能理性地去做事做人。

四.象限游戏

除了这三种状态,还有一个关于人生的象限让我感到震撼。这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世界观

1.你好 我不好

2.我好 你不好

3.我好 你也好

4.我不好你也不好

我们会根据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这些观念来玩游戏、然后借此来证明它,甚至有些时候我们自己都察觉不到的这些事情、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让我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结果让我感到震撼,或许每一件事情在很久之前就埋下了伏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mh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