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监考那些事

作者: 杏坛耕夫 | 来源:发表于2021-06-12 16:29 被阅读0次

    说说监考那些事

    一年一度考试季,进入六月,各种层次考试的大幕随之徐徐拉开。对老师来说,监考既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又是一份无上光荣的赋予。双向叠加,参加大大小小的监考就成为老师六月份工作的重心。

    在局外人的眼中,监考不需要劳神苦思,是一项“名利双收”的工作——短暂的时间还有丰厚的报酬,佩戴监考证在广大考生面前何其威风。如果不成为当局者,没有切身体验各种类型监考,兴许对这种观点会给予一个大大的赞。可是,不论是在特殊的年份,像去年、今年,还是在寻常的年月,自接到参加监考的猎物始到领取所谓的“丰厚的监考补助”终,整个流程坚持下来,真的有一种经历非人间生活的感受。

    不管是什么样类型的考试,因为带有选拔性和竞争性,所以公平公正、阳光透明就成为考试最基本的要求。既然关涉优胜劣汰,在丛林法则的逼仄下,为了避免因为考试而引发舆情,甚或不同程度的群体性事件,组织考试的相关方,从上到下层层加码,什么国家教育考试管理制度,什么省市县教育考试管理办法,什么专业性考试纪律管理手册......当把与考试相关的工作制度和纪律要求的文件叠合在一起,聚合在一个考试中用以规范考试纪律时,无形之中就在监考者心里营造起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这样,原本看似轻松的机械性劳作,因为多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不由得不让人产生不堪重负之感。

    前期的宣传造势,营造紧张的气氛,目的就是让参与监考者在思想上能够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有言在先,责任主体已经明确,万一在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差错,按章办事,责任到人,是“绝不姑息”。因为有白纸黑字的明文规定,一旦不幸中枪,轻者通报批评,重者饭碗开裂,更严重者“饭碗稀巴烂”。请问,当一次监考内隐这么大的风险时,心情还轻松愉悦吗?还有“名利双收”的荣耀感吗?

    有了思想上的紧箍,具体到监考的各个环节时,谨小慎微、事无巨细就成为了常态。三位监考者自进入考试的时空中,就必须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严操作。

    考前培训是每一场开考前的必修课。为了避免迟到情况的出现,每次考试必须在距离考试还有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进入考点,接受来自不同层级的训诫。训话完毕,傻傻地干坐。可以说,这段真空时间是最难熬的,因为没有任何可以用来打发无聊时间的东西。没有手机、没有报刊杂志,又不能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闭目养神,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要么就是“在心里诅咒内心应该受到诅咒的人”。走过一段难捱的灰色地带之后,抽签决定考场多少还能够给人带来一份念想。——如果幸运抽到备用考场,就少去几分痛苦。即使抽不到备用考场,能够抽到尾考场,也是很开心的。

    考场决定下来,就是三人同行,从指定的专用通道前往考场。其间不允许发生旁逸斜出的事情,即三个人必须一起带着所有的考试材料进入考场。因为全程有来自不同层级的主管部门的网络监控,一旦中途出现监考人员离开监控范围的,就有可能带来无法洗白的麻烦。安全抵达目的地后,接下来又是一段难熬的时间真空——距离考生进考场接近一个学生的时间,三个监考老师,除了不咸不淡地唠嗑,更多是大眼瞪小眼的沉默。无聊的时间总是过得很慢,但终究还是会过去。迎接主人进场,看似简单,但是稍有不慎就可能会为发生的意想不到的事故埋下定时炸弹。——虽然大多数考生都是严格按照考试的要求参加看似,但是也有少数的害群之马掺杂其间,抱着各种侥幸心理,希望在考试中“假于物而绝江河”。对少数人而言,纵使高压态势再严重,但我就是我,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俗话说:“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有了极少数另类的存在,就让考试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严把入场关显得尤其重要。专人用探测仪从上到下、由内而外地检测全身,专人核对考试的身份信息,准考证、身份证和座位上的信息,三项合一。如若出现有疑问的,或者考生忘记相关证件的,监考老师可就有了事情做。上报,填记录,写书面材料......之所以这样,就是为了把自身的责任降低到最小。

    考生入座,平复心情,监考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再次核对信息,就是不厌其烦地温馨提示。待拆封试卷和分发试卷的指令发出,“清点试卷份数,分发试卷,指导考试填涂相关信息”被称为考前“致命三部曲”。之所以赋予这样的称谓,是因为三项中出现一个问题,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如果试卷科目不符,或份数不够,回引发连锁反应;如果分发试卷时试卷和答题卡出现错位(高考有单双卡的区别),早期发现尚可补救,如果发现较晚,饭碗开裂就是最轻的处罚了;如果考生的信息填错,或标签贴错,同样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监考老师要千叮咛万嘱咐,有时候还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只有前期的工作做得精细,后期才不至于出现一些麻烦。当然,监考的过程不下于参加一场静态的马拉松。三个人“品”字形站位,全程必须有一个人站立,而且监考过程中要姿态优雅,“不允许伸懒腰,不允许随便走动,不允许在考生面前长时间逗留,不允许经常外出,不允许打瞌睡,不允许读书看报、东张西望......”一场考生,少则两个小时,多则三个小时,全程监考者必须像机器人那样循规蹈矩,因为“监考只有规定动作,没有创新动作”。

    如坐针毡的煎熬终于等来了考试结束的铃声。答题卡小号在上,大号在下,不能错误,不能缺号;试卷和草稿纸不能缺少,清点份数,整理试卷草稿纸,填写各种考试的记录。有一项不完整或出现问题的,“请你留下,待结束后慢慢处理”。一场考试如此,场场考试这样。监考前的高压,监考中的紧张,监考后的心有余悸,请问,这样的体力和精力的超负荷付出用多少物质可以弥补的呢。如果有一点点可能,不会再戴监考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监考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ri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