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

作者: 文静阳光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09:47 被阅读69次

         

    王开平在盐亭诗会上

            绘画愉悦你的眼睛;诗歌愉悦你的心灵。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是最敏感的,也是最灵性的。它是时代的神经末梢,一触即痛!它用分行的形式,在寂寞中坚守诗歌的阵地,以虔诚的心面对诗歌。坚持纯正严肃诗歌创作的群体当中有一位是我所认识的朋友,他是四川盐亭人,诗人的名字叫王开平。他在绵阳早已声名远播,既是医德高尚的口腔专家,又是近年来在诗的国度上取得硕果累累的勤奋耕耘者之一。

          "王开平这个名字,是父亲给予的。就像无法选择我的出生地四川盐亭一样,那是祖先给予的。那些黑色和黄色的土地,那些绿色和紫色的花儿,还有那些衣着朴实、说着土话、发着乡音的故乡人,是她们养育了我,是她们构成了故乡独特的风景。每到人间四月天,老家的座座坟茔上飘扬着思念的信物。山里人叫挂清明;我认为,那是生命传承的见证。在这种无限轮回的传承中,我只是其中渺小一代。现仍然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操家乡话,做平凡人。”这是王开平坦言自己四十多年一路走来真实心历的写照。

            网络时代的出现,严峻的现状摆在眼前,诗歌发表的途径似乎显得比以前轻易得多,突然间好像遍地都是诗人,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文字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犹如罂粟花般疯长,当年善于推敲的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严谨的创作态度被网络泡沫荡涤无存,过分强调自我生命体验的诗歌怪圈现象,困扰并同时引发许多关切诗歌何去何从善良的人们重新去思考,俗话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对此,王开平也道出了他的看法:“大量的网络诗歌看得眼花缭乱,心潮澎湃。朦胧的,先锋的,现代的,后现代的,第三条道路的,非非的,下半身的,垃圾派的,软诗歌主义的等等诗歌写作让人迷茫而又窒息,心中徒生怅惘……。”

            走向内心,我们不禁要向诗人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诗人为什么必须要写呢?不写不行吗?诗歌之所以能够打动我们,是因为它使读者获得了情感乃至理智上的愉快,这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高形式的精神享受。作家阿贝尔说得真好:“一首好诗是一件艺术品,一本好诗集更是一件艺术品。”换句话说,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就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十多年前,王开平在住家附近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口腔专科诊所,凭着高超的医术和细心的经营,经济逐渐殷实,宽敞明亮的房子,漂亮的小车,妻贤子孝家庭和美,一个安居乐业的小康人家典范,按常人看来,还真的不需要再费心神去搞什么创作,让我们感动的是,诗人表白他的心迹“医学是人学,是医人的肤体的疾患;文学也是人学,是医人心灵的疾患,二者是相通的……我一直坚守自己在诗歌写作中最基本的美学观点,那就是,诗可净化灵魂,可珍惜生命,可干净语言,通过分行文字的写作,创建一个包罗万象,无限辽阔的大千世界,完成人们所需要的或诗或歌的心灵慰藉。”这是诗人心中灵明的烈焰,所有的生动、激愤、忧切被诗人码成一个个方块字组合出列,悄悄融化在印行出版的诗集《独语在第三自然界》《寄回风中的牵挂》。读者常常激昂于诗中的慷慨悲歌,缠绵于诗中的款款深情,心动于诗中的数声鸟鸣,怦然于诗中的一缕花香……

            写就是一切。心是诗歌的根本,只有根本厚实,才有可能传达出有价值的内涵。我想,一切艺术也是如此,从这个道理出发,作诗很大的讲究在于养心,在于正心。心正则诗意浓,心远诗韵远。诗作主体中有着特殊敏锐的灵魂触角,社会性和纯粹性又是水乳交融的关系,诗人又是如何找到切入点呢?“题材的选择来源于生活,有触发点时,不写不快!这是一个诗人,作家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与担当。”王开平在接受一家当地传媒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一老者来我口腔诊所就诊,主诉因外力而导致前牙六颗断裂。问其究竟,老者说,昨晚八时许,骑车路过一闹市区,被俩个五大三粗的男子莫明其妙围攻!旁观有二、三百人,竟无一人出来帮助他,事后才知这俩人酒喝多了。”对于老者被醉汉殴打的不幸遭遇,诗人是抱着极大的同情的,于是《叩醒人性》便染上了诗人浓重的感伤色彩,“检查盘碰响的乐曲/述说着双手紧握的伤痛/围观中另类人群的冷寞/敲打着心灵的窗子/……看黑色雪花在漫天肆意翻飞/口镜里折射出变质的细胞……/叩痛人性/叩醒人性。”《叩醒人性》倾注着诗人对普通群众这种真挚而恳切的同情,格外深沉、感人。是啊,类似这样的场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也常常不期而遇吗?此刻,我仿佛被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王开平将更多的现实因子融入诗中,因而所表达的感情和塑造出来的意境,流露出一种自然的性灵底蕴,极富感染力。

            艺术总是要表现美的、善的东西。这才是真实地反映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文学作品当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里形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线。王开平也是一个普通人,当然不会例外,情感是抽象的,难以言传的,“放在土地上的茶杯、象生命的营养在流动/……如此,当花香溢满耳际、当生命心存感激/我们更加怀念给过人们的春天/或金色的阳光抑或清明的山风/和那些在开满山野小花过程中/铮铮作响的日子”(《茶杯放在土地上》)我们看到,这是心境澄净的诗人面对爱情真挚的歌颂,透过一个小小的茶杯成为感情的载体,由于有了借托,便获得了形象,变得具体可感和耐人寻味了,我们仔细赏析,便会深深体会到诗人的匠心,不管是欢愉还是苦闷的青春都会追随时光的流逝而一去不复返,诗歌以小见大,蕴含着对青春、生命和爱情的由衷赞美。

            一切美德源于家庭。王开平说诗是自己心灵上的感悟,这种情怀和风格一直贯穿在他整个人生和创作之中,深厚的学养和饱经忧患的人生所形成的文化人格,在他所写的亲情篇什里散发着生命质感的光芒。“故乡的铁锅/搁在母亲的心上/……儿子走了/你又在为儿刮去锅尘/系上一圈一圈思念/守望着大山边的丫口/将缱绻的倾述/拴在丫口的树尖”(《母亲》),母亲为家庭付出辛勤劳作的光辉形象在诗歌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真切感人的分行文字孕育和脱胎于青山绿水间,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让我们体味到了诗人书写挚诚的人间真情。

            作为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诗人,肩上的责任是沉重的,同时也是无比神圣的。一个正直的诗人必须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壮怀,直面人生,这样写出的作品,才能饱含诗歌的重量,这其实就是诉诸于王开平内心诗歌创作的态度,也是我一直很赞同的观点,他有很多优秀的诗歌,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叙事诗,都特别注重从生活的广阔范围去选取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挖掘出生活所蕴藏着的深刻内涵。始终如一地保持着他的独特文风,苦难、灾害中凸显出来的悲壮,一股仿佛穿越洪荒、穿越茫茫黑夜的力量冲击着诗人的胸壑,“夹携着骨子里茂密生长的诗歌”的他由此产生了许多强烈的感受,并于分行文字叙述里努力找寻生命原来的温度,一组组澎湃的爱国诗篇喷礴而出。

            以“ 5·12”汶川大地震为背景,当天凌晨时分诗人冒着余震随时降临的危险,无比悲怆地创作出组诗《疼痛中国》很快发表在《剑南文学》;2009年玉树大地震所创作《玉树悲歌》组诗迅即被《星星》诗刊发;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诗人参加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怀念·感恩·新生——诗祭5·12两周年”的活动,从北川风尘仆仆采风回来,怀念曾经的家园,怀念一脉相承、相惜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他创作了组诗《一个刺痛中国的名字》在《剑南文学》杂志首发,继而被《中国诗选刊》转载,2011年3月入选《中国诗歌二十一世纪十年精品选编》。“一个刺痛中国的名字/ 细雨打湿了诗者的祭歌哭泣的诗歌/在羌风中仰望四散成尘的家园/……两年以后的光阴泣血一般的词句/浓烟一样持续地刺激我的咽喉/鲜花白菊香蜡鞭炮声声/还有那些野生的植物被风雨吹打后的呻吟或欢笑/ 长跪的人们高举着双手却无法触摸亲人的魂魄”(《一个刺痛中国的名字》),在后记中诗人这样描述他当时创作的心境:“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感受正在新生中的大北川,我想,我的诗歌虽无宏钟大吕之声,但也真真切切地属于一个无名小家心泉之水的自然流淌……”诗句的后面,充满着诗人内心的疼痛和对美好生命永恒的肯定,闪烁着爱的光辉。恰如其分地抒发了压抑在他胸腔内的炽热情怀,烘托和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意识和惆怅的心情,并让读者去作历史更深入的思索。

          诗歌之精魂就在于其社会性。我们在王开平的诗歌里触摸到了它的时代脉搏——“生活对自己的磨炼看成诗……我一直认为没有一种铮铮铁骨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没有纤纤柔肠、真真纯情写不出优秀的诗歌……也许我会自豪地说,在我的诗歌作品中,我给了你们一颗热爱世界的心!这就是我一直坚持诗歌创作的最大原因。”

            悲悯人生,超越苦难,王开平有着令人感动的文学赤诚,为诗歌预备深厚力量,从而让他的诗作有了更加厚重的分量,王开平正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着文字的精魂,以更为深刻的方式抵达读者的灵魂。

                三稿于羊城温泉之都流溪河畔笔

    感谢《剑南文学》《云溪文学》发表。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象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象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象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象

    感谢开平哥将写给我的《约定前尘那打不开的结》收录进新诗集《寄回风中的牵挂》,那是我们友情的见证,也是一生的财富。感激这么多好朋友的帮助与支持,使我不敢懈怠,从零开始,我会鼓起最大勇气,好好生活下去。

    约定前尘那打不开的结

    王 开 平

    在蹂躏过的北川 天空下

    你静静地 流泪地走过

    只为寻找那一颗与南国相同的木棉花

    今夜在我心的篱墙上 谁在敲门

    敲门的是一些痛苦和一些灾难

    是5.12大地的颤动飞扬早已四散成尘的花事

    你看见了幸存的光亮

    那光亮亦如涌泉的伤口交出了大地的私语

    尔后坚毅地走在血液缠绕坚硬如血的肌肤上

    静啊 我知道那一刻

    在一盏盏灯光灿灿梦的影子里

    不知疲惫地和着诗歌与那早已死亡的魂魄

    或歌 或泣 或交与长空当舞

    多想让你舒展的舞袖轻抚北川的胞衣骨肉

    多想将木棉花开优美的音韵让北川可摸可触

    静啊 我知道那一刻

    你的思念一点一点拉近

    又一点一点被撕开

    生命中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强烈地突起

    突起的膀臂可增高你遮风避雨的大爱

    为深重灾难的北川

    静啊 我知道那一刻

    走了多少少男少女 多少父亲 多少母亲

    那些含苞的 欲放的 怒放的

    那些花开阵痛之后落下的一片片花叶

    被你依次伤心地排列着 抚慰着

    在心中为它枝繁叶茂 花枝招展

    静啊 我知道那一刻

    你静静地 流泪地走过

    多想把自已伤心 温热的头颅

    停泊在北川的望乡台上

    约定前尘那打不开的结

    说好了 握着一把斧

    在冬月的天空中洞开一扇窗口

    让太阳漏下来 温暖着北川

    与温暖北川的太阳一起等待花开

            我之所以用情地吟诵唱,这是因为,我对未曾谋面的南国朋友钟文静君的一种礼赞!她对北川无私的爱,无偿的劳碌奔波让我泪流满面。写下这首诗时,窗外阳光灿灿。我们这些离地震灾区不远的人们,曾躲在寂寞的屋子里,一任阳光穿过窗外的树木和窗棂,一任清心的风儿拂在桌上和身上,惬意地喝着生活的绿茶。如此和南国的文静相比至少我感到愧疚。

            因为诗歌,我和地震灾区的文友们,认识了文静。

            文静是春天的……

            我曾经那么严厉地对待过《情系北川》,在QQ里说得文静很激动,这是我的耿直和要求完美的性格必然。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对事物的观望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充满了必然性,那么,生活中的偶然性也将成为必然性,这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

            在这里我为灾区的人们祝福了!为文静君祝福了!        ——作者手记(2009年11月25日于四川盐亭)

    王开平(左)与阿贝尔(右)在平武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象 [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静书评]用一颗善感的诗心抒写文字的精魂一四川盐亭诗人王开平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we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