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金城RIA便签营·第2期
ABCD选择法——第三次作业——常想一二

ABCD选择法——第三次作业——常想一二

作者: 常谦 | 来源:发表于2022-04-24 01:19 被阅读0次

    【主题】选择地图

    片段来源:《改变提问,改变人生》

    【R:阅读原文】

    有一天,我和萨拉与斯坦和亚历克莎共进晚餐。我们当时在讨论学习者/ 评判者材料,亚历克莎就鼓励斯坦去质疑一下自己的假设,再用转换问题来评估一下他的投资决策。她建议斯坦用‘ ABCD选择法’来考虑这件事,就是我之前说要告诉你的那个工具。斯坦答应试一试。这一试之后的效果令他非常震惊。ABCD选择法是这样的:

    “A(Aware)—— 觉察。我现在是处于评判者状态吗?斯坦对此的态度很有意思。在我们描述了评判者的特点之后,斯坦当场就承认了,这些特点大部分都很符合他。他的回答也出乎我们意料:‘做个评判者是我的拿手好戏!’我们都笑了,我们也明白,他开始更加诚实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行为了。”

    “B(Breathe)—— 深呼吸!我是不是需要停下来、退后一步,更客观地来看这件事?听到这个问题,斯坦笑了,深深地吸了口气,停顿片刻,然后承认,客观他是绝对没有做到的,特别是因为这件事牵扯到那么大一笔钱。尽管他跟这位新任CEO连一句话都没说过,但是他真的很不信任他。”

    “C(Curiosity)—— 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我遗漏了什么?我在逃避什么?我们问斯坦他有没有去收集过客观信息,他是不是已经有了所有的必要信息,来做出负责任的判断?斯坦这才意识到,他因耳有所闻而对这个人产生的负面印象已经将自己团团围住。但是事实呢?没有,他也承认,自己实际上完全没有任何事实证据。那一刻,他确实是被自己惊到了。”

    “D(Decide)—— 决定。我的决定是什么?我选择做什么?那么,此时斯坦意识到,要想做出明智的选择,他手头并不具备所需的全部信息。而且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很大一笔投资,他觉得有必要去查明真相。一个月后,斯坦打电话跟我说,他遍查各方后,发现这位新任CEO是个好人,是他对自己评判者的觉察和接纳,让他有机会审视自己的假设,并对那位新任CEO保持了开放的心态。长话短说,斯坦把资金留下,两年后那家公司上市了,他也因此发了大财。”

    “整个这件事让斯坦停下来思考,真的就像一记警钟一般,令他醒觉。斯坦的评判者思维差点让他损失巨额财富,他意识到其数额之大后,跟我说,他现在总在用ABCD选择法,ABCD选择法已经成为他自我教练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他甚至开玩笑说,他已经开始把那几个问题固化在大脑中了。如果他当初不是率直地接纳并观察自己评判者的那一部分,而是拼命将它推开,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要用ABCD选择法,就要从觉察和接纳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斯坦可真是收获颇丰啊!”

    【作业】

    ***I:重述原文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你对这一段话的理解。

    why:人们往往习惯于表象的、片面的、简化的去看待和理解事物,习惯于附会旧知,经常执着于表象而偏离本质,经常本能的、情绪化的做出一些判断和决定,这些行为后果往往很差,比如举止轻浮、眼高手低,甚至错失良机耽误人生,但往往人们确不自知,倒是归咎于自己命不好、运气差而已……

    what:大脑是世界上最懒惰的东西之一,因为它的重量只有人体的百分之五,但耗能要占人体的百分之二十,为了节约能耗,一般情况下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这是人类的本能, 所以很多情况下人们很难作出客观的、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how:生活中、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如何才能客观的、理性的作出判断和抉择呢?用ABCD选择法,是比较好的办法。

    A——觉察  每次作出判断或者选择的时候,首先考虑自己是以评判者还是学习者的心态来做判断和决定,评判者往往心态傲慢,不够客观,很难看到事物的真相;学习者心态谦卑,总是虚心求教,低姿态,以追求客观事实,真理真相为目标。

    B——深呼吸  每次做决定之前先要深呼吸,平复自己的心情,给大脑充足供氧,不能让情绪和本能左右自己,要让理智占据主导地位。

    C——好奇  保持一颗好奇心,反问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客观吗?全面吗?有没有什么遗漏?这件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有没有找到第一因?这个过程其实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客观、是否实事求是。

    D——决定  有了以上三步,做决定时再判断自己收集的信息是否全面?要达成目标,条件是否充足?有没有意外情况?有没有B计划?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where:

    1、人每天要做上千次选择,小的选择用不到这套方法,遇到比较重要的情况时,用以上四部进行完整的判断;A、B平时练习要常用,行成自己的基础能力。

    2、遇到紧急事态或者危机情况时,靠自己的直觉或第一反应处理,无法用这个方法。

    A1反思经验

    请回忆最近一个月里,你出现过的一次不愉快心情。可能是伤心、可能是郁闷。请写下在这次不愉快中你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评判。然后请用ABCD选择法模拟调整自己内心对话。

            4月11日自己在老家县城,  早上出门办事,在小区门口倒车时,发现后面有一辆车堵住了,我没法倒,出不去。按了两下喇叭,对方往后倒了一米左右就停下了,我还是出不去,于是使劲按了几下喇叭,对方无动于衷,就是不动。心想这人也太小气了,多倒一点我一把就出去了,让了这么点跟没让有啥区别?

            按喇叭对方就是不让,路怒症爆发,冲下车就向对方吼,“师傅你能不能退一下,让这么点能过得去吗?”,对方摇下车窗说:“你就不能再往前提一把,倒出去吗?让个车么,发那么大火干嘛!”,还没听对方说完,我发现对方倒车太靠边了,已经退到绿化带上了,后面是树,前面是我的车,他才是进退两难。自己强忍着笑意,故作气愤的上车,向前提了一把车,再倒出来,扬长而去。

            这是一件平时不在意的小事,但我居然生气的了!不了解事实,不经过思考,本能的、冲动的认为对方就是个傻叉,吝啬、小气,连多让一步都不肯。认为自己在停车位上,对方在路边挡道,自己占理,然后就得理不饶人。后来看到事实,发现自己错怪人家了,自尊心作祟,不愿意认错道歉,抱着对陌生人可以不负责的心态,上车溜之大吉。

    A——觉察  在这件事上,起初自己完全站在评判者的角度,别人占道堵住了自己的车,鸣笛对方让了一小段距离,就认为小气、吝啬、刻薄,正印了那句话:骂别人傻X的时候其实自己是更大的傻X。

    B——深呼吸  这件事上自己根本没有深呼吸,没有多想一步,对方已经倒车了为啥又倒了那么少的距离?是不是对方车后有人、有车或者有别的什么障碍物挡住了?大脑不经思考就固执的认为是对方故意找茬。

    C——好奇心  自己为什么会认为对方是故意的?认为对方刻薄、小气、吝啬?结果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理由和依据,只是因为对方不让路就简单的否定对方这个人,显然理由不充足,证据不充分。自己平时也挺理性的,凡事都会思忖再三,为什么在这件事上会如此蛮干?思考过程中想起一个词:路怒症,自己在这件事中正是路怒症的表现,了解相关信息并查阅资料,得出如下结论:

    1、路怒症是人们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被冒犯以后的一种本能反应,几乎所有人都有,和人品没关系。

    2、路怒症的由来:原始社会,某个人的食物被抢、配偶被夺、地盘被占,不管对方多强壮都要和对方殊死搏斗,捍卫自己的主权,不然下次自己根本分配不到任何资源,而且会遭到更多同类来抢夺,部落之间也是如此。百万年来自然法则优胜略汰,将这种行为刻到了基因里,形成了人类的本能。所以人们被冒犯后本能的会进行反击。

    3、生活中被冒犯的事也时有发生,但路怒症为什么更严重?因为汽车是个封闭的环境,看不到对方的情绪变化,得不到反馈,失去了沟通的通道,更容易产生误解;另外,开车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伴有危险感,正在认真专注时被干扰、影响、打断,而且因对方的错误带来危险,有可能伤害到自己,大多数人都会生气。

    D——决定  理解了路怒症的原理,以后碰到别人加塞、占道、打远光、行驶缓慢等情况,先深呼吸,想想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有急事、性子急、眼睛不好、是个新手、不认路等等,都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为这种小事生气,更没必要和对方发生冲突,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损失更大,得不偿失,划不着。

    A2规划应用

    克制路怒症,确定目标——每月开车动怒不能超过一次;绝对禁止行车期间主动和别人发生冲突,被动也要合理规避,依法维权。

    行动——梳理开车时常见容易产生矛盾的情况:

    1、加塞;2、违规变道;3、不打转向灯;4、过分鸣笛;5、超车;6、行驶缓慢; 7、打远光灯;8、路口被堵;9、停车被堵;10、飙车;11、被刮蹭或追尾;12、对方是新手;13、不按交规行驶;

    以上不全面的后续再补,碰到后先考虑是那种情况,对方为什么这么做?是不是也有不得已之处?对自己影响大不大,划得着生气不?小事一笑了之,大事依法维权。

    惩罚:生气一次,罚冥想15分钟/天,连续做七天;发生冲突一次,禁止开车一周,让家人和朋友监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BCD选择法——第三次作业——常想一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wz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