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有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换成现代话来说,就是:“读书三年,还不想做官,这种人是很难得的。”
孔子强调过,读书之目的就在于明理达礼修德。说到底,就是为了做人,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人。
无疑,在现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潜下心来,用心读书,认真做学问的人确实很少。
那些热衷于名和利的攀求和追逐而读书的人,其心思根本就不在读书上,因此他们对学问是不会有建树的,即使其谋求得以实现,也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有益于社会的成果。
曾有读书为仕途的说法,这种人如果没有好的品行,没有为民之心,即使随其所愿被任用为官,因他们的动机不纯,必然导致国家受损,百姓受苦,社会受难。
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有一个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让人们尽可能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舍弃个人小我,成就国家大我,这才是应有之举。
当然,要形成这样的氛围,还必须摒弃那种崇尚物质享受,有权就有一切,有钱就有发言权的不良观念,以真正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树立崇尚知识,崇尚人才,崇尚美德的思想,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