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而写
——读海明威《过河入林》
作者:树
近日,读了《过河入林》一书,对作者海明威这位“硬汉”代表又多了一些了解。
说是长篇,其实并不算厚,然而意蕴无穷。
像一段旧时的黑白影片慢慢播出,历经两次大战的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战后不久去意大利的福萨尔塔重访他当年作战负伤的地点,他入住美丽的威尼斯,和朋友一起打猎,和天真的蕾纳塔拥有一段纯洁的毫无功利目的的恋情。然后过河入林,然后心脏病发作,如同休息一般离开这个令人眷恋的世界。
海明威在长篇小说领领域声望并不高。这本《过河入林》恐怕知道的人也不多,它是海明威最不受青睐的一部长篇小说。1950年问世时,还招来了小说界猛烈的批评,以至于海明威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据说,这本书开始写时,是按照短篇来处理的,后来写偏了,误入了长篇小说的松树林中。由于结构巨大,擅长短篇小说写作手法的作者不免出现了令人遗憾的误差,一些对话也缺乏真实感,感觉矫揉造作,甚至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但是,且慢,如果我们多一些了解,就会知道《过河入林》是海明威本人晚年生活的写照,而海明威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是令人称奇。都说海明威是硬汉,他的身上有一种打不倒的硬汉精神。然而,你不知道的是,这个曾被视作传奇的“一字千金”作家,他的身体几乎被酒精和车祸伤害到体无完肤的地步!13次手术,200多片碎弹片,30多次生命危险,命运的巨浪恶狠狠地撕扯着这艘汪洋中的小船,尖锐的伤害、毁灭性的打击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这个可怜的人,在经历这一切之后,终于不堪灵魂的海啸,于1961年7月2日,用最心爱的英式双管猎枪打爆了自己的脑袋,为自己画了一个坚定的句号。
这就是海明威,这个硬汉其实是个孤独、可怜的人。对于我们而言,尊重作家的生平,尊重他的内心,才是应有的态度;事实上,我们对海明威的了解太少,太表象了!我们知道“硬汉”是一个精神符号,就像保尔、海伦·凯勒……人一旦上了神坛就不真实了。除去善意的利用,真正的海明威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他不是桑提亚哥,不是尼克,也不是亨利,幸好有《过河入林》——这也是海明威最珍爱的一本书——它让我们感到海明威就在身边,最重要的是他带着那种海明威式的深沉而又非凡的美,相对于他的精神而言,我更沉醉于这种美。一个人无法选择他的命运,却可以选择他的态度:他用受伤的心爱着蕾纳塔,这段恋情美好而又无助,散发着活力,叹息着缺憾,催生出悲情——这是人类诸多爱情样式中最美的样式之一;他用南军乔纳森·杰克逊将军临终前的话“让我们蹚水过河,到树荫下休息”作为自己的遗言,他的死淡定而逍遥,让我们想到泰戈尔的那句“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就是海明威,套用他在《午后之死》中的一句话:“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和想象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切身体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
这本看上去在嘲弄自己命运的书,在我看来,却是最富魅力和最富于人性的,也是作者最有个人感情的作品。因为他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秋季的早晨写完这本书的,当时他对已经逝去的那些不可弥补的岁月怀有思念之情,对生命之余的最后那几年有着令人心碎的预感。他从没有在任何一本书中把自己放在这样一种与世无争的地位。他的主人公死得那么平静、自然,但却蕴育着他本人后来自杀的不祥之兆。
写作群里,一位叫“唐安”的才情女子在她的一篇读后感中说,有些人写作是给别人看到,有些人则是写给自己看的。我深以为然。
写给别人看的,一定是怀有济世情怀,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或给人语言的美感,或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或给人以警醒,或给人以知识的积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用锋利的笔触刺入人们渐已麻木的内心;司马迁饱受折磨和苦痛,给中华民族留下《史记》这样耀眼的瑰宝……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人类的精神精华文化精髓莫不是通过文字代代相传。
写给自己看的,一定是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以自己的感情代入一字一句中,或撷取自己快乐的旅程趣事,或抒发自己的突然感悟,或记录某一个震撼的瞬间.....这样的文字,不在意辞藻是否精美,结构是否紧凑,写作方法是否准确,可以喜笑怒骂,可以插科打诨,可以天马行空,想到哪就写到哪。譬如三毛,那种随意洒脱,那种生活画面般的文字,你喜欢或不喜欢,书就在那里,不需要谁来评判,不在意谁的批评,我的文字我做主,我的内心我自知。所谓: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海明威的《过河入林》就是为自己而写,他的愤怒不是为别人的感受,而是出于大家对这种真实体验的迟钝和不理解。
一机关单位的朋友说,从进入单位开始,几乎每天都要写工作简讯、汇报、总结,在框架格式过于拘束的公文里,曾经的文学梦早已小时殆尽,甚至有时有看到自己写的新闻稿有想吐的感觉。我相信她的感受是真实的,也提议她自己写写职场以外的文字。
的确,我们在职场的身份,往往是依赖所就职的公司或单位,你在麦肯锡,你在高盛,你在局机关你在医院。过去,人们往往通过你单位的大背景来给你做身份背书和能力背书。但现在不一样了,首先,90、00后们现在就职一家公司的时间越来越短,流动性越来越高,这是职场的现状。而选择按自己方式生活的人大把存在,不论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教师,为了说话自由、制作节目自由而辞职的央视名嘴崔永元,还是辞去外企工作到终南山隐居的两口子,当他们回头记录生活轨迹的时候,一定是我手写我心。因为他们为自己而活,必然也是为自己而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