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我接到老公电话,让我帮他下楼取快递。他解释说,快递小哥说包装大,放不进寄存柜。而且,他也记不清买的是什么东西了。
听着他电话,我心中窃喜:哈哈,原来你也有忘记买什么的时候了。老是嘲笑我忘性大,看来你也会犯错,被我抓住把柄了。你的“光辉形象”就要打折扣了。下次再说我“糊涂”,我又有理由反驳了。……
我赶紧换衣服,别让快递等咱。拉着小推车,路过楼下的小花园,我看见有4位老师傅,跟平时一样的节奏慢悠悠地在遛弯儿。那三人常见,一位不常见。
三位都是“千金难买老来瘦”的体型。只有一位,体型大了他们一圈。肚子圆鼓鼓的像大皮球,灰色的汗衫被撑得紧绷绷的。脸上胖乎乎的,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面相红润,相比于其他三人面色苍老的那种老来瘦,似乎更健硕一些。他笑呵呵地和另外三人说话,我不由地多看了一眼。
我心想,他是谁?这个小区里散步的大都是原来上班的老师傅。大多数是老知识分子,有点文化的人。可能他们对体型管理的比较好吧,都是瘦瘦的。
眼前这位师傅不常见。看他们说话的热络程度,应该彼此是熟人。或许不是小区里的人,是在外面居住的人吧。
咦,为什么他不是院子里的住户呢,或许他准备减肥,开始下楼散步呢?
突然,我被自己这种“幸存者偏差”的想法逗笑了。九点多钟,还在坚持散步的人,当然是有运动习惯的老人。体重大的人是不爱下楼运动的。不是这个小区的瘦人多,而是瘦人常出来锻炼,被我看见了而已。
取了快递,我往回走,老公的电话就来了。他问我帮他取的快递是什么东西?我说是一个扁扁的大纸箱,姓名、电话都没错。外面看不出来是什么。
他疑惑,我好奇。回到家,我拿起剪刀拆快递。打开一看,明白了。原来他不知道是啥是对的,这是汽车厂家没打招呼寄来的赠品“天窗遮阳网。”。
本来我心里暗自窃喜,这个一向严谨的人买快递居然也有忘了是什么的时候。这下,我又无话可说了。
我再次被自己刚才的想法逗笑了。大脑的这个联想机制也太发达了。瞎联想。
最近,在看《思考快与慢》,很佩服心理学家为我们看清自己提供了科学实验数据和理论。人脑存在的可得性启发法,无处不在,自由运作。面对突发事件,人会随时调用过去的记忆和体验,在选择和判断上出错,而不自知。
从写作角度来看,生活中的小事,人们分分钟都有想法出现,就看你能不能捕捉到。
写作不愁没素材。下楼走一圈,碰见熟人说两句,看见婴儿车里两只小狗被主人推着遛弯,听到保洁抱怨昨晚风大吹落的叶子扫不完,碰见团购群主打招呼得知孩子上了国防院校,想当jun人。这些都是好素材啊。每个人都有故事。
无主题的写作素材很多。任何一个事物,你的大脑都会产生联想机制,都会激发和过去相关的记忆和体验。
所以,我手写我心,符合心理学理论。只要你能静下心来去捕捉你的想法,那么你的写作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至于写作的品质是不是高大上,那就另当别论了。
开始日更,练的是表达,先把普通的事情想清楚、说明白。
写出来,练的是觉察。有了觉察,才能更好地认清你自己。认清了自己,才能谈得上理解他人,看懂人情世故。
另外,知行合一,乐趣无穷。把现实发生的现象和你阅读过的书籍、理论相关联、去验证、去反刍。这种理论和实际应用产生的不谋而合的喜悦,是自得其乐,吸引力巨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