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培多克勒曾经对“知”是什么、“感知”是什么有过一个很典型的表述。
他说我们的感知都是真空的孔道,外物放射出一种东西,他取名为“流射”(可以理解为信息)。外物发出“流射”,即外物发出信息,通过我们真空的孔道,进入我们的意识。这个真空的孔道有一个特点“同引异斥”,相同的东西会吸引, 不同的东西就排斥。
比如我们的眼睛里面有水和火两个孔道,那么通过火的孔道,我们看到了亮的对象,通过水的孔道,我们看到了黑暗。如此,世界发出“流射”,发出信息,这些信息进入血液,在血液中通过心脏混合而形成我们的知识。
但是,古希腊人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感知不是真空的孔道,是有规定性的。
人类接受外部信息,只靠五官: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此外我们没有任何其他通道抵达外物。而这五大感官不是真空的孔道,它们全都有自己明确的规定性。
比如视觉。视觉占据人类采集外部信息的80%左右。但是视觉只是一个感光器官,即任何对象如果不发光、不反光、不折光,它对视觉来说就不存在,而且我们的视觉通过感光获得的是明亮。但是光是能量,叫光量子,光并不是明亮,光打在任何一个物体上,这个物体都不会产生明亮的感觉。
那么我们的视觉究竟是如何看到东西的呢?
(待续)
(编辑整理于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