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300字散文
晨读:《资治通鉴》[225]傅介子刺杀楼兰王—— 大汉的“斩首行

晨读:《资治通鉴》[225]傅介子刺杀楼兰王—— 大汉的“斩首行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07:37 被阅读9次

    [白话文]

    四年(公元前77年)

    楼兰国王去世,匈奴最先听到这一消息,便将在匈奴充当人质的楼兰国王子安归护送回国,安归得以当上楼兰国王。

    汉朝派使臣前往楼兰国传达汉昭帝的诏令,命新即位的楼兰王来长安朝见,楼兰王推辞不来。

    楼兰国位于西域的最东部,靠近汉朝,中间隔着白龙堆沙漠。此地缺乏水源、牧草,以往楼兰国经常负责派出向导,命人背水担粮,迎送汉朝派往西域各国的使者。

    因多次受到汉朝官吏和兵卒的欺扰,楼兰国逐渐对汉朝产生了戒惧,不愿再与汉朝来往。后来,又受了匈奴的离间,多次拦杀汉朝使臣。楼兰王安归的弟弟尉屠耆归降汉朝,将内情一一报告汉朝。

    担任骏马监的北地人傅介子出使大宛,汉昭帝下诏命其顺路去责问楼兰、龟兹两国。傅介子来到楼兰和龟兹,责问两国国王为何背叛汉朝,两国都表示道歉服罪。

    傅介子从大宛回来,又到龟兹,正好匈奴使臣从乌孙返回,正在龟兹,于是傅介子率其随从官兵一同将匈奴使臣杀死。回国后,傅介子向朝廷报告了此事,汉昭帝诏封傅介子为中郎,改任平乐监。

    [点评]
    汉武帝时期西域诸国先后归顺,说是“诸国”,其实也就相当于今天的一市一县。比如,于阗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和田,车师就在吐鲁番西北,鄯善就是今天的鄯善县。西汉时期弱小的西域各国,只能在汉凶两大国之间委曲求全,怎么也摆脱不了棋子和炮灰的命运。尽管如今的国际政治文明已经极大地提升了,但这样的丛林法则,依然如此!

    傅介子对大将军霍光说:“楼兰、龟兹两国多次反复,不诛杀,就无所惩戒。我经过龟兹时,发现龟兹王接近外人,对付他容易得手。我愿意去刺杀他,以此向西域各国显示汉朝之威。”

    大将军说道:“龟兹路远,且先到楼兰去试试。”于是禀告汉昭帝,派傅介子前去刺杀楼兰国王。

    [点评]
    到了汉昭帝时期,汉朝国力经过汉武帝连年折腾已经大不如前。此时,面对西域小国的“反复无常”,大规模的进攻已经难以为继。于是傅介子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傅介子率领卫士,携带金银财物,宣称要赏赐外国,借此名义来到楼兰。楼兰王不愿亲近傅介子,傅介子便假装离去,到达楼兰西部边界时,让翻译人员对楼兰国王说:“汉朝使者携带黄金、绸缎等一路对各国进行赏赐,大王如不来接受,我就离开这里到西边国家去黄金、财宝等给翻译看。翻译回去向楼兰王报告,楼兰王贪图汉朝财物,便前来面见汉使。

    傅介子与其共坐饮酒,故意将金宝等陈列显示。一直喝到大家都醉了,傅介子对楼兰王说:“汉朝天子让我秘密报告大王。”于是楼兰王起身随傅介子进入后帐,屏退侍从人员密谈。突然,两名壮士从背后刺向楼兰王,利刃穿胸相交,楼兰王立即死亡。楼兰国的贵族大臣、侍从人员等四散逃亡。傅介子宣告楼兰王背叛汉朝之罪,说道:“天子派我诛杀楼兰王,应改立在汉朝的王弟尉屠耆为王。汉军立即就到,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将自己招来灭国之祸!”

    傅介子于是将楼兰王安归的人头割下,用驿马快速送到皇宫,悬于未央宫北门之外。 汉朝立尉屠耆为楼兰王,改国名为鄯善,并颁刻印章,赐给尉屠耆宫女作为夫人,又为他准备了车马、辎重,由丞相率领文武百官送至长安横门之外,祭祀路神,置酒饯行,然后送其回国。

    尉屠耆自己向汉昭帝请求说:“我久居汉朝,如今回国后势单力弱,况且前王之子尚在,恐怕被其报复杀害。我国有一处地方叫作伊循城,土地肥沃,希望汉朝能派一位将军,在伊循城一带屯田,聚积粮食,使我能够借重汉朝的兵威。”

    于是汉朝派司马一名、部属四十人到伊循城屯田,以镇抚鄯善国。 秋季,七月乙巳(二十三日),汉昭帝封范明友为平陵侯,傅介子为义阳侯。

    [点评]
    这就是傅介子刺楼兰事件的始末。傅介子因为这件事不仅封侯,而且成了历史有名的大英雄。后来投笔从戎的班超,就是受到傅介子光辉事迹的感召: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但是就这样一位让班超赞不绝口的大英雄,司马光却相当地不以为然。

    臣司马光曰:圣明的君王,对待戎狄外族的态度应当是:如果背叛,就发兵征讨;如果臣服,就不再追究。如今楼兰王既已服罪,却又加以诛杀,则以后再有背叛者,就不能使他们归附了。如果认为楼兰王有罪,一定要征讨,也应堂堂正正地派遣军队,公开地施行惩罚。而今竟派使臣用金宝财物进行引诱,然后乘机将其杀死,以后再有奉命出使各国的使者,还能再让人信任吗!况且以大汉朝的强盛,竟然用盗贼的诡计来对付蛮夷外族,实在令人羞耻!有人评论此事,赞美傅介子立了一件奇功,未免太过分了。

    [点评]
    司马光以编者按的形式,对傅介子刺楼兰这件事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资治通鉴》作为史鉴,为了体现客观,司马光还是很节制的。很少直接跳出来发表意见。凡是“臣光曰”的内容,都是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这段议论里,司马光认为:为人君者、为人臣者很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必“须堂堂正正”,不能“为盗贼之谋”。以至于有必要以“臣光曰”的形式大加挞伐。
    同样的一件事,在班超眼里是英雄功业,而在司马光眼里却是盗贼之谋,孰是孰非?我认为,关键点在于对于楼兰王是否应该惩罚征讨,如果征讨就是开战,升级到战争层次,那就可以不择手段了,“正面作战”与 “斩首行动”性质没有什么区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225]傅介子刺杀楼兰王—— 大汉的“斩首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ej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