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节至端午。
《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小时候,总是念叨着端午节。端午到,花枝俏,家家户户乐陶陶。我会随着母亲去采粽叶,她总是嘱咐我不要乱动,但我不听,每次手都会被粽叶锋利的的边角划破,看到鲜血渗了出来,我就会嚎啕大哭,不是有多痛,而是向母亲暗示我要吃更多的粽子,这样我就会好了。妈妈这时总会安慰我,不要哭了,粽子煮熟了让你多吃点。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就像中秋节要吃月饼一样。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妈妈首先将翠绿的粽叶和马兰草洗干净,然后将它们放进烧开的水中煮一会儿,捞出,放进准备好的凉水中待用。然后端出盆里早已泡好的糯米和红枣。这时候邻里的嫂嫂和婶婶们收到妈妈的邀请来到了家里。
我和小伙伴们坐在一旁看她们包粽子,第一步是把粽叶靠近叶尖那一半折成三角兜状,手心向上用拇指压住折过来的叶尖部位,其余四指拖住下部,然后在里面放入一颗红枣,再放入一层糯米,用手压一压,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把这个三角兜差不多填满,留一点空隙是因为糯米蒸熟了会“发胖”,这个细节也反映了中国人一直所信奉的“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的原则。
最后用马兰草扎好,这样就大功告成。她们边包粽子,边说家长理短。不一会儿,已经满满包了一大缸。
妈妈将它们放进滚烫的水中,用大火煮,煮粽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时候她拿出提前做好的香囊给我和姐姐佩戴在衣服上。我特别喜欢闻香囊的味道,里面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有小动物还有花草,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中也描述过这种场景,“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佩戴可佑平安。
过一会儿,再用小火煮。关于火候以及时间,妈妈是驾轻就熟的,这也来源于自己的实践以及别人的经验。等不到粽子熟,我就先睡了。由于蚊虫多,我怎么也睡不好,妈妈就会在我的床边放上菖蒲、艾条。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事项之一。
在白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长大后查阅药书我才知道,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挂艾草,佩香包,来把百福招。
小火煮完后就不用添柴火了,用余温将粽子焖一个晚上就好了。妈妈为了煮粽子,熬到很晚才睡觉,我知道她是无怨无悔的,这些辛苦只为了换取我们嘴里,心里以及脸上的甜。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浓香唤醒。顾不得洗脸,就拿了一个粽子来吃。一圈圈马兰草缠绕着层层叠叠的粽叶,解开这包裹着的关怀,咬一口莹白如玉的糯米粘稠香甜,里面点缀着如红宝石般的枣儿,而妈妈早已去给邻里和亲戚送粽子,邻里关爱和睦,亲戚情重意身是她心中美好的祝愿。
求学在外,由于路途遥远而不能在家陪父母过端午节,每逢端午,就会想起“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的诗句以及粽子出锅,散发着满堂祥和之气的场景,那浓重的情意,纯真的情感,绵长的思念。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愿你在这充满历史气息的节日里,品尝美味粽子,感受华夏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