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继续读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这本书。
随着这几年“原生家庭”这个词的火热,差不多被当成了“童年阴影”的同义词,很多人对于自己的问题都归结到原生家庭上面,归结于人们在孩提时代遭遇的不幸,有的是天灾人祸,也有的是父母失职,再有或者是观念的偏狭、风俗的落后,都在成长关键时期留下了痛苦的烙印,一直影响到哪怕是成年之后的我们。
“我还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吗?”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原生家庭原来只是家庭研究中的中性名词,指的是一个人在没有成年之前所在的家庭。从21世纪初开始,这个名词在中国变成了一个带有反思意味的概念。其实原生家庭的本质是把自己的状态归因到家庭的影响里面,更准确的说是归因到成年之前的家庭里面,是在表达“我没得选,就被决定了”的感受。
跟原生家庭的脱离,就是不把原生家庭变成我们生活中心的过程。而难就难在,有时候我们对原生家庭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很难不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中心。
因为我们都对家怀有期待。这种期待背后,是弱小的自己对保护和归属感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不会轻易放下这种期待,反而会把它变成满腔的怨恨。我们希望对方看到我们受伤了,希望他能向我们提供保护来疗愈我们的伤口。
李松蔚老师在书里面介绍了几种改变的工具箱,现在把他分享给你,希望能给你有所帮助。
一是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原则,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尤其适用。简单地说,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就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当然是谁负责解决。我们的很多问题其实是来自我想插手的权力欲望。牢记这个原则,很多问题的处理就简单多了,尤其是原生家庭的纷扰,很多都是子女成年之后,抱怨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他们不理解自己选择的工作,不认同自己的伴侣,或者在生活观念上跟自己不合,由此又引发了童年时的很多委屈……遇到这些问题,要让做子女的人知道,重要的不是跟父母较劲,你只要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够了。至于父母怎么想——“那不是你的课题。”
二是目的论
假如有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始终做不到,除了解释为某种缺陷或障碍外,只能是出于某种目的而特意“不去做”。这种叙事就叫作“目的论”。
与目的论对应的叙事叫“原因论”。也就是遇到问题,先从过去找原因:因为曾经的某段经历,现在的我遇到了麻烦。表现出了很多自己也不情愿的状态。表演“我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受害者”的身份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保护和慰藉感,它们是不可或缺的疗愈元素:“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只是一个受害者。”曾经发生的事情仿佛是一道横亘在面前的大山,除非付出超常的努力,否则无从翻越。
这种叙事方式与“原生家庭”有很多天然的契合之处。
而目的论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它认为一个人做一件事,并非受制于过去的因果,而是为了实现将来的某种目的。换句话说,它相信人永远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你做不到,不是因为你不能,而是不想。”更多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改变的希望。
只要能通过更恰当的方式达到目的,人们就不会再依赖“病态”的策略。它让那些陷入“受害者”叙事中的人看到,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责任人”。目的论的价值在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摆脱莫须有的“障碍”,增加改变的契机。
三是积极赋义
运用目的论的视角理解一个人,至关重要的原则是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甚至是“诛心”。
这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积极赋义”,它常常被用在治疗师一开始给出回应时。一方面帮助他们找到一种新的视角接纳自己,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无形中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合在一起,这种叙事方式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比你自己认为的更有智慧”;“你没有错,同时我们还可以找到不同的方式实现你的目的”。
在使用积极赋义时,要让这些正面的意义建构被对方认同,首先干预者本人就要深信不疑。这里让我想到了医学发现的一个好玩的现象,较“逆安慰剂效应”,作用效果刚好和“安慰剂效应”相反。可能很多人都听过“安慰剂效应”,说的是一个人觉得自己可能得病了,到了医院医生开了个药,他吃下去就好多了。
但其实那个所谓的药的成分就是淀粉,根本不能治病,也就是安慰剂。病人觉得自己好多了,完全就是心理作用。有意思的是,通过科学检测,研究人员发现,吃了安慰剂的病人,不仅“感觉好多了”,而且他身体的硬指标,比如血压之类,也真的变好了。也就是说,人的思想,可以切实地影响人的身体状况。
当然我这里的分享只是总结那个章节的内容,其实真正有价值的还是那些一个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书中记录了各种人遇到的各种问题,不仅给我们带来启发,还能给我们慰藉。
说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经历,欢迎和我们一起讨论。咱们明天继续聊李松蔚老师的《5%的改变》。
(书童寒不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