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老电影了。
以二战为背景,男主人公基度是犹太人。一家三口的美好生活没开始多久便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被抓进集中营。
电影《美丽人生》教会我的事电影大概以三分之一的篇幅在描述男主被抓进集中营之前的生活。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乐观、有趣、浪漫、不按常理出牌、聪明又充满智慧的人设。最开始我还以为自己看错电影了,印象中这部电影应该都是在说集中营里的故事。在我看到后面的时候才明白,一个人可以在集中营那么可怕又压抑的地方还能够保持自己的乐观,并且能抓住一切可以的机会给妻子制造浪漫,可以轻松地告诉儿子我们是在玩游戏,你要遵守“游戏规则”(集中营里的规矩),才不会被淘汰(被杀),分数到了1000分之后,我们就能够赢得大坦克。
这一切都得益于男主乐观且热爱生活的性格。所以影片前大篇幅地描述男主的乐观也不足为奇。
电影中医生和男主的猜谜颇有意思。
谜面:愈多愈看不见
谜底:黑暗。
在这里,我把黑暗解读成我们内心的各种限制性信念。我们的内心有越多的限制性信念的时候,我们是看不到我们自己的。愈多愈看不见。在我上pov愿景心理学的时候,栗原老师把我们内心的本质比喻成闪闪发亮的钻石。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学校,社会甚至是我们自己,会在我们的钻石本质上裹上一层有一层厚厚的粑粑,而这一层粑粑就是对于我们成长一点用处都没有的限制性信念。
我们知道自己有很多的粑粑,担心害怕被发现,所以在粑粑的表面上镶上一颗颗的假钻石,带着面具生活,展示自己完美的一面。但这却影响着我们的亲密关系,我们没有办法建立亲密关系或者我们的亲密关系无法长久,那是因为我们害怕一旦与人亲密的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很可能发现我们身上的钻石是假的!钻石是假的就算了!还有很多粑粑在里面!我们要做的不是去像镶更多的假钻石,而是:
(1)觉知自己:行为模式、情绪背后的原因、自动反应的思维方式
(2)去剔除它们:转念,比如:如果你经常遇到事情就习惯性指责他人?能否觉察到自己在指责他人的同时,在指责自己什么呢?那些对自己的指责是从哪里而来?原生家庭吗?还是学校教育呢?那此时此刻如果我是自己的家长或者老师,我会说一些什么样的话来鼓励我自己,安抚我自己的情绪呢?
(3)刻意练习
电影《美丽人生》教会我的事父子的一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爸爸,为什么门上写着 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
“这是店主的个人喜好。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而已。你不喜欢什么?”
“蜘蛛。”
“我不喜欢生番。我们自己开的书店就写蜘蛛和生番不得入内。”
电影《美丽人生》教会我的事男主真是一位充满智慧的父亲,巧妙地把“种族歧视”转化成为“个人喜好”,保持中立,没有批判,更没有提及我们是犹太人所以不被喜欢。在这里他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健康的价值观。简单的对话却足以影响孩子一生。
这里提供一个观影的角度:如果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么回答呢?
电影《美丽人生》教会我的事电影的最后,士兵撤退,美军的坦克前来营救,小男孩终于坐上了爸爸承诺的:赢得游戏,就有大坦克。
而我觉得,最后的大坦克,不仅仅是象征着游戏的胜利,父亲的爱,更是一份父亲给予孩子内在力量的一种体现。
电影《美丽人生》教会我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