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界线问题
>> 不尊重别人界线的人,一样也有界线问题。
>> 当父母教导儿女对别人设立界线或对人家说“不”是坏事时,他们所传给孩子的信息是:别人可以在他们身上为所欲为。因此,父母让自己的孩子毫无防卫力地进入充满邪恶的世界。那些邪恶常常以爱控制人、操纵人,或剥削人的姿态出现,也可能以各种不同的诱惑试探人。
>> 要在如此充满败坏、邪恶的世界里感到安全,小孩需要有能力说出下面这些话:
>> * “不!”
* “我反对!”
* “我不要!”
* “我选择不要那样!”
* “停止!”
* “你这样会伤到我!”
* “那是错的!”
* “那样不好!”
* “我不喜欢你摸我那里!”
>> 阻挡一个小孩说不的能力,将使那个小孩的一生残缺不全。那些和罗伯特一样受过这种伤害的成年人,他们所遭受的便是第一种界线上的戕害:他们会对坏事说好。
>> 这种界线上的冲突叫作顺从(compliance)。一味顺从的人有朦胧不清的界线,他们会屈服在别人的要求与需要中。他们不能单独存在,不能和那些想从他们身上得到东西的人分开。
>> 不能跟坏事说“不”,是会蔓延的。不只使我们在生活里无法拒绝坏事,还常常让我们无法辨认出什么是坏事。许多一味顺从的人要到为时已晚了,才发现他们处于一种危险、被虐待的人际关系当中。他们心灵与情绪上的“雷达”损坏了;他们没有能力保守自己的心。
这种界线问题使得人身上那些对别人说不的肌肉瘫痪了。每次他们需要保护自己去跟人家说不的时候,那个字就哽在喉头,硬是讲不出来。这有很多不同的原因:
>> * 怕伤害别人的感情
* 怕被人遗弃与跟人分离
* 希望完全依赖别人
* 怕别人生气
* 怕处罚
* 怕羞愧
* 怕被人贬低,说他有多坏或多自私
* 怕信仰不够
* 怕自己内心太过严格与苛求的良知(conscience)
>> 最后一项恐惧其实是种愧疚
>> 感。对自己太苛求的人,会责怪自己一些连旁人都不会怪罪我们的事情。因为害怕面对那个不合乎教诲与太苛求的“内心父母”(internal parent),他们把适当的界线范围都缩小了。
>> 当我们为愧疚感所屈服,我们就会听信自己内心严厉的良知。当我们害怕违背严厉的良知,我们就无法去面对别人,正视冲突——也就是说,我们会对坏事说好——因为不这样的话,我们就更内疚了。
>> 这种界线问题叫作回避(avoidance):对好事说不。这种人不
>> 向别人求救,不能确认自己的需要,不能让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回避者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往往撤退下来,不愿向别人求援助。
>> 一味顺从的回避者所遭遇的就是“倒置界线”(reversed boundaries)的问题,他们在需要界线时,没有界线,而在不需要界线时,又偏偏自己画地自限。
>> 有控制欲的人无法尊重他人的限制,他们抗拒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于是,必须先去控制别人。
>> 他们把对自己生活的责任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他们往往会使尽各种控制的方法,驱使别人替他们担负起他们的担子。
>> 有控制欲的人有下面两种典型:
1.侵犯性的控制者(Aggressive controllers)。这种人很明显地不会尊重别人的界线,他们像是一部坦克车,硬是要从别人家的篱笆上碾过去。有时,他们在口头上辱骂人;有时,他们在肉体上侵犯人。然而大部分的时间,他们根本察觉不出别人也是应该有界线的。他们宛如生活在一个别人只能对他们说“好”的世界,而不准别人向他们说“不”。他们要求别人为他们有所改变,要求世界配合他们那些自以为是的想法,而忽略自己也有责任去接受别人的本相。
>> 2.操纵性的控制者(Manipulative controllers)。操纵性的控制者比侵犯性的控制者不诚实。操纵性的控制者试图说服别人放弃自己的界线。他们说服人家跟他们说
好。他们间接地想要改变环境来实现心愿。他们诱使别人帮助他们承负自己的担子。他们会利用别人愧疚的心理。
>> 如果我们关爱别人的动机是希望别人也能关爱自己,这就是间接地想要控制人了。
>> 爱里没有惧怕,爱即完全,就把惧怕除去。”我们不可能使别人感到胁迫或愧疚,又能被对方爱恋着。
>> 记不记得我们说过界线可以帮助我们设定自己的责任范围:什么是我们自己的责任,什么又不是。虽然我们不需要替别人担
>> 负他们在感情、态度或行为上的责任,但是我们对彼此仍有一定的责任。
>> 本身有控制欲又不能对别人的需要有所反应的人,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别人必须为他们的挣扎负责,而且随时随地想要找人来照顾他们。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没有确定界线的人,因为那些人很自然地就会自己挑起很多的责任又不会抱怨。
>> 所谓功能性的界线是指一个人可以完成一件事情、一个计划,或工作的能力。这与人的表现、操练、动机、计划有关。关系性的界线是我们能否对那些与我们有关系之人实话实说的能力。
第四章 界线是如何发展的
>> 过去,是现在的镜子,可以用来修补现在,帮助你建造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 好的父母不会情绪化地强迫儿女成为与自己完全相同的,或完美无缺的人。父母应该只是在旁边协助的伙伴,帮助儿女达到那个他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 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归属感,在某种关系中,有个心灵上与情感上的“家”。
>> 人与人的亲密关系(attachment),是我们灵魂存在的基石。
>> 当这个基石产生了裂纹或断层,就不可能发展出界线来。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缺少与人的关系,当我们遇到冲突的时候,我们将无人可诉,无处可栖。如果我们
>> 不觉得自己被爱,就被迫面对两种坏的选择:
1.我们设立界线,但很可能会失去与某人的关系。
>> 这就是温迪内心的恐惧,害怕母亲会因此排斥她,她就被隔绝或孤立了。她需要保持与母亲的关系来让自己有安全感。
2.我们不去设定界线,继续成为别人愿望的俘虏。因为温迪不能跟她的母亲设立界线,她变成满足母亲愿望的囚犯。
>> 婴儿第一个发展的就是与父母亲产生感情的联系。他们必须知道自己出生在世界上是受欢迎与安全的
>> 与人有感情的联系只是个前奏曲。如果儿女从那些主要的人际关系中能够渐获舒适与安全感,从而建立起他们内心坚固的基石,在未来发展界线的过程中,他们就可以承受所面对的分离与冲突了。
>> 在婴儿得到安全感并跟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以后,第二种需要就出现了。他们需要自主权或独立的感觉,孩童专家称这个为分离与个体。“分离”是小孩需要把他(她)与母亲——从那个“不是我”(not-me)的体验中——分离出来。“个体”指的是小孩与母亲分离以后所发展出来的身份,一种“我”(me)的体验。
你必须先有“不是我”,才能拥有“我”。
>> 就像要在一块树丛密布的地上盖房子,你必须把一些空间先清理出来,才有地方建盖自己的家。在你发掘什么是你的真实、独一无二的身份之前,你必须先决定什么不是你。
>> 这种“分离与个体”的转换过程并不是很平顺。小孩要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经过三个很重要的阶段:孵化(hatching)、练习(practicing)、重归旧好(rapprochement)。
>> 专家称这个时期为“孵化期”(hatching)或“区分期”(differentiation),是小孩想要探险、触摸、品尝、感觉新的东西的时期。虽然小孩在这个阶段仍需要仰赖母亲,但他们不像以前那样只绕着母亲转;母亲先前滋润与喂养他们的苦心终于开花结果——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安全得可以开始出去冒险了。
>> “新妈妈们”在这个阶段自然很难接受。就像这一章刚开始时所提到的那些妈妈,她们很可能感到失望,尤其那些自己以前没有真正经历过“孵化期”的母亲,她们最渴望的就是来自婴儿的亲密、需求、依赖。这类的妇女往往会生下许多子女,或想尽办法要跟年幼的婴儿黏在一起,她们不喜欢“分离”,不喜欢与婴儿有任何距离。对母亲来说,这是一条痛苦的界线,而对小孩来说,却是必需的。
>> 孵化期与练习期之间的转变很大。孵化期的婴儿虽然会被外面的新奇世界大大地吸引,他们至少还很依赖母亲。而练习期的小孩却要把母亲丢在后头!
>> 尚停留在练习阶段的年轻人,充满精力,却没有办法控制他的冲动,在热情上没有界线或限制。
>> 父母可以与在床上跳上跳下的幼儿一起同乐,坏的父母不是压抑小孩的欲望而不准他们跳动,就是完全没有任何的限制,即使小孩跳到把父母手上的咖啡或果汁溅得到处都是,也没有关系(德里克的父母就是第二种)。
>> 重归旧好(rapprochement)大约发生在小孩十八个月到三岁的时期。此词源于法文,意思是“恢复原先和谐的关系”。换句话说,小孩子终于回到现实,过去几个月来他们那些超人的感觉慢慢变成“我并不是什么都能做的”。他们开始焦虑并察觉外面的世界是可怕的,发现他们仍然需要妈咪。
>> 在这个“不”字上,父母有两个任务。第一,需要让小孩有说“不”的安全感,鼓励他或她建立起自己的界线。即使小孩不可能如愿地做所有的选择,大人仍需要倾听小孩的“不”。有智慧的父母不会被小孩子的抗拒所侮辱或因此感到愤怒。他们会让小孩觉得他们的“不”或他们的“好”,都是一样的重要。他们不会因为小孩子一对他们说“不”,就很情绪性化地让自己的感情内缩,他们依旧会与小孩有密切的亲子关系。如果父母中的一方被小孩所说的“不”搞得精疲力竭了,另一方必须出手援助。整个过程必须付出很多的心血。
>> 在重归旧好时期,父母的第二项任务就是帮助小孩尊重别人的界
>线。小孩除了要能对人说不以外,也要能够接受别人向他们说不!
>>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儿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也就是说,要在一切都太迟以前,帮助小孩接受一些限制。
>> 界线建立在三岁小孩的身上最
>> 为明显。这个年纪,他们应该可以很熟练地做好下列几件事:
1.可以和人家感情很亲密,却仍拥有自我感与跟人分开的自由。
2.可以适当地对人家说不,却不怕因此失去对方的爱。
3.可以接受别人适度的拒绝,却不会因此在感情上畏缩起来。
>> 人生还有两个时期也需要注重
>> 第二个是青年期(young adulthood),就是孩子离开家或大学,开始工作或结婚之时。
>> 好的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彼此可以自由地拒绝对方,或可以与对方坦然正视冲突。“
>> 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成熟的性格都必须建立在适度的“不”上面。正在发展中的孩子必须知道他们的界线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必须知道:他们的反对、他们的练习、他们的试验,都不会使对方撤销他(她)的爱。这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 这不是说父母不可以生气,而是说父母不可因此把感情撤退内缩起来。
>> 如果父母在稚龄的儿女做错事
>> 后,不懂得留在孩子的旁边,并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一起来正视与设法解决问题,反而只是逃避、远离孩子,那么那“永不止息的爱”就没有被人彰显出来了。父母因为受伤、失望而感情退缩,或是消极地在一旁生气,意味着他们对子女表示:如果你好好听话,你就“可”爱;如果你不好好听话,你就“不可”爱了。
孩子会把那个意思解释为:如果我是好孩子,你们就爱我;如果我是坏孩子,你们的爱就和我断绝。
>> 当父母对儿女说:“你生气的时候,真是伤透我的心了。”这是要孩子为父母的情感健康负责。事实上,孩子反而变成他们父母的父母了——即使他们不过是两三岁的小孩而已。最好的说法是:“我知道你生气了,可是,你还是不能拥有那个玩具。”然后,把你自己受伤的感觉去向你的配偶、朋友申诉。
>> 父母在情感上的退缩可以是很诡秘的:受创伤的音调、无故的长时沉默;或一些完全相反的反应,时常哭泣、生病、大吼大叫。有这种父母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很怕设立界线会造成严重的孤立与遗弃。
>> 管教是以因果关系来教导孩子学习自我控制的艺术。当不负责的行动造成令人不安的后果,我们就会学习要更负责一点。
>> 过度控制的父母不了解:好父母的主要责任是控制和保护,但也要给孩子有犯错的空间。记住,我们都必须从“不断的练习中”变得成熟。被父母过度控制的小孩很容易产生依赖的心理,陷入与别人冲突的网罗,难以设立与坚持自己的界线。他们在冒险与创造方面也往往有问题。
>> 因为缺少父母的设限,加上缺乏与人沟通和来往,有时,会造成侵犯性控制者。
>> 没有人真可以逃避生活的管教,人种什么,就收什么。越晚得到管教,情况会越糟糕,因为那时候所付的代价会更高。
>> 。感情的内缩、仇视、设立不适当的界线,都是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方式。
>> 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影响都将烙
>> 印在儿女的灵魂深处。
>> 所谓创伤,指的不是一种个性形态(character pattern),而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情感经历。情感上、肉体上、性上的虐待是创伤。意外、使人体虚弱的疾病是创伤。严重的损失,比如父母死亡、离婚、陷入极端的经济危机,也是创伤。
>> 创伤影响界线发展,因为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两种必备的基础动摇了:
1.这世界大致上是安全的。
2.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 经历创伤的孩子觉得他们这些基础受到动摇了。他们变得不能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否安全,是否受到保护。面临危险而没有能力保护自己,使他们感到恐惧。
>> 在家庭中受过创伤的人,大都是家人拙劣或邪恶个性形态的受害者。他们从我们的界线退缩感情,并仇视我们的界线,造成更多的创伤。
>> 我们的个性与我们如何处理界线问题,很有关联,比如:个性比较积极的人在面对界线问题时,往往比较直接、勇往直前;不积极的人则容易闪躲、退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