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
你有一位老前辈,也姓苏,叫苏格拉底,比你大不少,但他的话流传至今,愿你也能如此。所以,我就用“小苏”来称呼你了。
几天前,有个朋友跟我聊天,他说,你这么忙,最近又在干些什么吗?
我说,还好吧,每天早上起床刷刷手机,回回微信,看看头条,一不小心,就大半个上午了。而脑海里还全是那头条里的一个个鸡血的新闻,谁谁又IPO了,谁又开启了一轮融资,哪个牛逼的人又做出了什么什么。我又浪费了一上午,看了一群牛逼的人。
是乎,我就关闭了手机,翻出了昨晚搁置的一本书,想起昨晚睡前的挣扎:“我明天要看完这本书!”肾上腺素分泌,大脑瞬间充血,仿佛被暗恋的女生撞见你走出厕所时的衣冠禽兽,一个青龙调身,绽放开来。
看的不厌其烦了,合上了书。发现昨晚的承诺可以变通,昨晚说的是“明天”,而今天的明天还早。
于是走出小间,来学学那王羲之,俯察这天地,观宇宙之大。我读高中那会儿,读王羲之这篇文章,正好被叫到讲台上去读,读到“俯察品类之盛”这句时,看一下教室下的同学,我觉得我明白了这句话。趴的,躺的,侧的,歪的,低头的,抬头的,看书的,看老师的,还有几个玩手机的,品类很盛。
晚上,又抓起那本书,打着哈欠,睡眠要紧,flag立到明天吧。
一天又复一天。几个月里,我也总算看完几本书,时间也就这么过去了。而脑海里的那些所谓的人物越来越多,我不断去追随他们,却在日复一日中,用别人来定义自己,而忘了该如何自己定义自己。
Photo by Casey Horner on Unsplash这不仅仅是我,这是许许多多的你们。
在这万花流离的世界里,我们不知道我们要过上一种怎样的生活。
我们看了太多别人的例子,我们假装学会了很多道理,我们垂涎他人,而忘了自己。
我注六经,变成了六经注我。
我注一生,变成了别人注我。
苏格拉底说,我们要好好照料自己的灵魂。因为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两类人,每一类人都在追求幸福,第一类我们姑且叫他隔壁老王吧。
他们认为的生活,是要出色工作,然后升职加薪,挣大钱,当大官,事业成功,迎娶白富美,然后很幸福。
而第二类人以苏格拉底为代表,他先要踏踏实实的找到人生的意义,获得幸福感,再更积极的认真的工作。
他们认为,巨大成功是幸福的副产品,先问我如何能幸福,再在这条路上认真工作。
那小苏,你怎么看?
心理学家们却认可第二类人,这才会是更幸福的人。
那么你呢?你是否觉得现在的你过的很幸福?
Photo by Marc Schadegg on Unsplash有一个哲学学派叫斯多葛学派,他们有一个哲学家叫奥勒留,他说过:“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认识困扰。”
有一个心理学家首次启发,建立了ABC情感模型。
这个心理学家叫阿尔伯特·爱丽丝,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
A是这件事本身
B是你对这件事的认识
C是你的情绪反应
可我们不能改变A事实本身。所以想要改变C我们的情绪,只能从B入手。
这件事告诉我们,我们的情绪是被你自己的认识左右的。这解明了,我们能改变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自己的情绪更加有斗志,更加高昂,更加乐观,也更加愿意善待自己。
我们不应仅仅为别人而活,我们也要为自己而活。
最后,再问一次你:你想过上一种怎样的生活?
你应有答案。
Photo by Tim Mossholder on Unsplas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