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11.17始

《道德经》11.17始

作者: 木头小马 | 来源:发表于2021-11-17 13:36 被阅读0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个人理解】道德经为什么能成为很多大家的核心的思想,可能因为无具体内容,主要是在于思路的启蒙吧。

断句方式:道可到,非/常道~后面以此类推

【第一章个人解读】:【1】大道(即大自然的规律,宇宙的奥义)不全是我们现有科学掌握的内容,他的内容更宏大,按老子的说法,大道是我们人类所无法掌控的,也不是我们常说的现象和原理,格局应该更高,即非/常道。【2】名,这个词更虚,是否同现在的为(二声)的意思,按注解,应该是说,名,为命名,即现有事物的名字,实际上,也不一定就是按我们的命名来,只是我们为了更好的沟通的一个符号。【3】无,有,就是事物的正反两面,就是阴阳。一个是自然法则的混沌,一个是孕育万物的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不分开工作。

【第二章个人解读】:【1】万物都有正反两面,世上人能看到美,是因为有不美的衬托,善,是因为有不善的比较。自然中万事万物正反相辅相成,自然规则不是我们能横加干预的。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教,但我认为,从古至今是没有圣人的,没人能创造这个世界,万物的规则,也可能,老子认为,思想有大格局的,能悟道的人,即可以称之为圣人了。【2】从宏观来看,不是圣人不应该干涉万事万物的发展,而是也干涉不了,如同现代科学,就算用技术手段,让花四季常开,把飞机送上天空,也都是遵循了自然的规则来的,只是换了种方式处理而已。【3】在微观中,却要根据情况,再采取是否干预引导的情况,有些情况也是需要引导的,对待不正之风,也是可以干预的。

【第三章个人理解】:【1】这章读了两三遍,一开始没太理解老子的意思,只是觉得老子作为古人,能参悟很多后来心理学上的东西,很了不起。比如老子认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人就不会虚荣,偷盗,这些结合心理学,我理解是人心理的几个层次的追求。【2】一开始我认为,不尚贤,社会优秀标杆在哪里,大家学习的目标在哪里,人并非先天的圣人。但是后来又读,理解,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是不设优秀标杆,这些是我自己的理解上的狭隘。老子是鼓励大家在满足温饱后,净化心灵,大家不要为虚荣的东西去追求精神的满足,应该有更大的胸怀。比如你选择这样的工作是因为喜欢,不再是为了糊口。不再单纯为了赚钱,而且真心喜欢你做的这件事。也有人就是喜欢做生意。这样更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胸怀更大了。

【第四/五章个人理解】:两章都是结合后文的小故事一起思考。【1】原本只看文章,未特别理解内容,只知道说,道无处不在,感悟是,可以多观察多思考,看看大自然周围的规律,多总结,多结合生活。【2】看了注解小故事后,想法颇多。老子主张,聪明要装蠢,结合以前听的曾仕强的注解,也是直译这个意思。但是我思考,虽然老子当时是这个意思,但是时代背景已经不完全一样了,当今社会文化开放,让人的性格,形态更是多种多样,所以用当时的思想直译过来,是一棒子打死一群人。我的理解是,枪打出头鸟,一个人过分招摇肯定是不好的,而且如果在名不符实,就更糟糕。但是如果过分的装傻,也不易于个人的成长。如果是当领导的,大家都不把你当回事,对下属的管理,也是有困难的。如果做下属的,平时不积极表现自己,人那么多,领导怎么提拔你。(这个观点也是受个人认知局限)另外,在当时的社会下,国家对老百姓管理非常严格,所以还大家一定的自由,如同我们现在言论自由,经济市场,优胜劣汰一样。【无为而治应该是这个意思】遵循社会的道,自然的道,人性的道,善用这些道,来给人民自由。【3】关于少言和表现这个,我觉得平日里该自信还是应该自信,自信并不是坏事。但是过分炫耀自己的成功成果就没必要,并且只沉迷之前的成果,这个就是出头鸟。另外,踩别人捧自身,更是不可取。做人应当自信,善良,多帮助别人,同时应该向前看,不要沉迷过去,应该多想方法取得更多的好成绩。【最关键的是】我认为,人应该首先想着怎么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一开始老想着,成功以后我应该做个什么样表现自己的人。做一个善良,多为别人考虑的人,不要过度炫耀,多想做的事情,自然就能成为一个质朴的聪敏人。

【第七章】做低调的人,做善良的人,不是刻意去做。而是全身心的放入到操作的事情上,剩下的,就是顺其自然了。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九章】忘却名利,追求事物的本质的乐趣。不为取悦别人而活,为开心自己而活,比如清华那个数学天才,专心为了追求数学上的进度,别的不考虑。(其实做到心无旁骛,挺难的)

【第10章】自省和慎独,多反省自身的不足与缺失,通过别人也多反省自己,多感受别人的感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11.17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pl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