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直接买城投债券的门槛很高:要求五百万以上的金融资产,这一条就把绝大多数人都拒之门外。另外还需要本人去开户的证券公司网点去做认证,还要参加考试,合格后才能申请成为合格投资者。
即使自己成了专业投资者,普通人也只能买大公募类城投债券,小公募和私募债类城投债都没资格购买。
大公募类城投债是可以公开宣传,也没有人数上限,但要求债券必须是3A级债券。如果债券是3A,又是城投债券类的,那类票面利率都低的可怜,大部分在3-6%之间比较多。
小公募类它也可以公开宣传,但持有人数上限不能超200,债券评级一般AA或者AA+,收益率稍微好点,合格机构投资人可以买。
私募债类即不能公开宣传,也不能突破200的人数上限,所以设定的也是只有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才可以买。对债券评级不做具体要求,实际上一般是AA级为主,或者是AA主体信用评级的城投公司才能发。这类的票面利率可以高些,一般能到5-8%个点。
无论是小公募还是私募债都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里面(也叫沪市固收),上市可随时交易流通,整体资质都可以。就跟股票一样的,您说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值钱还是没上市的公司股权值钱呢?只不过我们玩的是债,以前的非标城投债是没上市的债权,标准化的城投债券是上市可随时交易的债券,它的监管更严,也更合规,流动性也更好。
有了上面的要求,然后才产生的持正规金融牌照机构做的资管产品,打包拿去买城投债券。
这类玩法无非两种。
一种是:把债券当股票一样玩短线
这类就是低买高卖赚差价。
这类玩法,如果只玩纯正的城投债券,它的波动率是非常小,可操作空间小,除非跑去赌彩云省公园省或者东北的城投债。
胆子稍微大点的操盘手,有可能就要去玩产业类的国企债券。赌对了赚个年化三四十,甚至五六十都不难。要是赌错了,赌到像某海省投债券的,那就只有哭晕在厕所。
当然,还有更激进的跑去赌地产债券的。那类赌对了翻倍都不难,但要是赌错了,当产品净值低于预警线甚至清盘线时,那时候管理人就只有被动地卖出债券清盘。
这类模式遇到极端业绩好比如业绩翻倍时,管理人抽20%,自己拿80%;当遇到极端模式,业绩很差的产品被清盘时,自己的损失跟血本无归没啥区别。
打个比方:
一个可能是第一年拿去赌对了,翻一倍,第二年再交给管理拿去打理,遇到这么好的事情时,估计绝大多数人还会追加投资,第二年管理人赌错了,被清盘平仓了,这时候不仅要把第一年赚的亏完,还要把第一年的本金和第二年追加的本金亏进去。
所以我们选择的是下面这种:
第二种:买入持有到期
这类买入后就等到期收本息,再从承销费用里拿出部分来补贴投资人。中途无论是债券的价格涨也好,跌也罢,一般不操作,就等到期收本息,只要城投债券不违约,它最终收益率就非常接近基准业绩,波动率和回撤率很小。
比如买的一只两年期的标债资管产品,它目前主要配置了3只城投债券。
第一只城投债券还有1.64年到期;
第二只城投债券还剩1.95年;
第三只城投债券虽然还剩4.85年到期,但别人设计的是2+2+1年的,实际上也是2年期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喜好,有人喜欢大涨大跌,波动大的,跑去赌一把,有人喜欢稳定的波动很小的。
个人发现的是:越有钱的人越会远离风险,越喜欢稳定;钱越少的人,越喜欢高回报高风险的,搏一搏,单车变摩托,而且越是喜欢各种折腾。
我们更喜欢的还是波动小的,稳定点的,随着年龄增长,未来会越来越求稳。原则上不考虑产业类国企;至于地产类和工商类的债,就还是留给别人去发财吧,我们能力有限,只能赚点自己认知范围以内的小钱。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