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合的《登飞来峰》(王安石)

百合的《登飞来峰》(王安石)

作者: 诗书优游的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22-07-03 17:18 被阅读0次

           经过十一期的分享,我将要在这一期辞别江西这个人文荟萃之地,来到浙江这个风景优美的江南水乡。和汤显祖家在临川但为官之受当地人民缅怀却在浙江小城遂昌类似,王安石这个临川人同样是在浙江为官期间政绩斐然,以至于至今被当地人崇敬和怀念。王安石还在这一时期在浙江写下了家喻户晓的名作——《登飞来峰》,所以本期分享我选择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作为我从江西“转场”到浙江的主题诗。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附:“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平起式七绝·王安石《登飞来峰》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图片对照。

    赏析文本

            经过十一期的分享,我将要在这一期辞别江西这个人文荟萃之地,来到浙江这个风景优美的江南水乡。在江西的最后一期分享中,我为大家介绍了临川文化以及临川戏曲文化最熠熠生辉的代表汤显祖。不过,实际上以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程度而论,临川咖位最大的名人并不是汤显祖,而是王安石。这一点,单从百度百科词条给王安石的身份标签即可见一斑——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政治家和改革家这两个身份只要是上过初中的肯定都知道:在初一历史中,“王安石变法”是妥妥的重点。以文学而论,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则以含蓄深沉、丰神韵远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作虽不多,但如《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样的名作,则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共开豪放词之先声。有意思的是,和汤显祖家在临川但为官之受当地人民缅怀却在浙江小城遂昌类似,王安石这个临川人同样是在浙江为官期间政绩斐然,以至于至今被当地人崇敬和怀念。王安石还在这一时期在浙江写下了他那首家喻户晓的名作——《登飞来峰》,所以本期分享我就选择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作为我从江西“转场”到浙江的主题诗。

            之所以没有在江西的分享中选择王安石的诗词作品作为分享的主题,是因为王安石虽然是临川人,他的文集也叫做《临川集》,但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上都不是在临川生活的,可考的写于临川的作品也很少。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他的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宋史·王安石传》曰:“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王安石十岁稍微长大了一点后就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宋仁宗景祐四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宋仁宗的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二十一岁的王安石中进士。从这一年直到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四十九岁任参知政事主持“熙宁变法”以前,他先后担任过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群牧判官、常州知州、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职,在同僚中声誉卓著。

            说起王安石变法,我倒是在小学听历史故事时就听到过。七年级的寒假我做《元日》的分享时有一次接触,之后初一历史课时也有相关内容,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争议极大,王安石也因此饱受最恶毒的非议和最崇敬的赞美。对于这么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妈妈压根也没要求当时的我做更多的了解,只是希望引起我的兴趣,在以后能够通过阅读更多资料来了解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获得自己的判断。上学期我们的历史课上又一次学到了王安石变法,而且最近我们的语文课上还学习了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所以当我和妈妈讨论关于这一期分享的选题时,我确实对进一步了解王安石产生了兴趣。通过听读妈妈给我准备的资料,我了解到王安石在鄞县知县任上就已经在变法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可以说是为他二十一年后担任宰相期间主持的全国范围的变法做了一次试点。

            王安石做知县的鄞县即浙江省宁波市的鄞州区。宁波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就叫做“鄞”。宁波也有很多本地名人,比如明代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清代启蒙主义思想家黄宗羲和北京大学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就都是宁波下辖的余姚市人,蒋介石则是宁波奉化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也是宁波人。但不是本地人的王安石在宁波却拥有一个王安石公园,公园里有一座王安石纪念馆,宁波还有经纶阁、忠应庙、广利寺、安石乡、王公塘、穿山楔等建筑或者地名,都有着王安石的印记。那么,为什么鄞县人民对王安石这么崇敬呢?这就要说起王安石任鄞县知县三年的作为了。

            庆历七年(1047)四月初,王安石以大理评事赴知鄞县。此前,作为进士甲科高第,他本可按惯例于扬州签判任满后献文求试馆职,获取晋升的捷径,然而满怀报国济民大志的王安石却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宁愿远赴浙东海隅的小县鄞县任知县。他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地方治理锻炼自己的理政能力,以期将来更好地去施展自己的抱负。之后他又数次拒绝了朝中大员的举荐和皇帝的征召,一直在地方上任职,足见他丝毫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一心致力于“矫世变俗之志”。

            《宋史·王安石传》中记载:“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低息借贷,纾解民困;兴办学校,教化于民——这是史家公认的王安石在鄞县的三个主要贡献,也是后来王安石熙宁变法的主要内容。

            据史书和王安石所著《鄞县经游记》、《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上运使孙司谏书》、《收盐》等诗文,以及有关方志、碑铭所载,王安石到任后发现地势跨江负海、水资源丰富的鄞县却常遭受旱灾之苦。询问父老后得知,五代吴越国时,吴越王设置了营田吏专门管理河流沟渠的疏浚治理工作,所以年年丰足。然而营田吏制度已经废了六七十年,水利失修,水道堵塞,旱季时山谷里的水就都“奔流入海”了。没有储备水,赶上连年少雨时农民就要遭受旱灾。于是庆历七年十一月初七,他自县城出发,跋山涉水,在十二天内周巡鄞县东西十四乡,对各地水利情况进行实地堪察调研,督促乡民浚治渠川,兴修水利,一年内就兴修水利设施达21处,其中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攻城是整治东钱湖。王安石组织了全县十余万民工除葑草,浚湖泥,立湖界,筑七堰九塘。在这一工程中,王安石和鄞县人民创造了“王公塘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直立式,采用塘身向外呈斜的坡状以消减潮势,又在鄞县东南的海晏乡开凿通山,采用了鄞县人民发明的“碶闸”蓄淡水、阻咸水。经官民一心全面整治后的东钱湖,湖水清澈,航行也畅通无阻了,从此“七乡邑受沾濡”“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从根本上解决了周边的水利灌溉难题,使东钱湖重新成为造福于民的“万金湖”。今天宁波的王安石公园就在东钱湖畔谷子湖一角。在鄞县兴修水利的实践,也为日后王安石变法中的“农田水利法”奠定了基础。

            王安石还发现,在官方税收及豪强的盘剥之下,作为明州大邑的鄞县有不少百姓生存艰难,而这主要原因是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县民只能以田为质向地方豪强借贷,因此受到高利贷的盘剥以至倾家荡产。于是,王安石将官府粮仓常平仓打开“发粟”给百姓,也等于是向百姓发放低息借贷。等来年百姓新谷收获后再归还。这样粮仓中的陈年粮食经过出借得以更新,百姓也渡过难关,还可为官府增加一些利息收入,又抑制了当地的豪强兼并,维护了社会公平,可谓一举多得。这就是王安石在后来的变法中实施的化常平仓为青苗仓的“青苗法”。

            王安石一贯重视教育。他在《慈溪县学记》中写到:“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在他知鄞之前,鄞县并无正式的县学。庆历八年,王安石将县内的孔子庙改为县学,并致书聘请当地著名士人杜醇任教。杜醇与楼郁、王致、王说、王该等人友善,皆为州闾所师。王安石对他们尊礼有加,书启往来,或道仰慕之意,或讨论县政,或诗歌唱酬。后世认为,鄞县文风肇始于此。这座王安石办学的孔庙是目前浙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孔庙。王安石的这篇“县学记”也被后人刻石立在孔庙的大成门。王安石变法时,在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这在鄞县兴学中也可见一斑。

            另外,王安石在鄞县还实行了“严保伍”之法,即建立地方治安组织,加强地方治安,这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举措也可视作他日后改革大法中“保甲法”的雏形。

            知鄞县的三年里,王安石以其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政绩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崇敬和爱戴,也获得了北宋官场的高度赞誉,被视为东南地方吏治的典范。其影响至今不衰,可以说是知鄞千日,影响千年。我本期要分享的主题诗《登飞来峰》正是写于皇祐二年王安石知鄞秩满回临川故里的途中。此时诗人只有三十岁,正值壮年,治理鄞县取得的成功让他对自己治国济民的志向有了更大的信心,于是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自己立志矫世变俗、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决心和信心。

            关于这首诗诗题中的飞来峰在哪里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琊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杭州飞来峰说。王安石在任鄞县知县期间与庆历革新领袖范仲淹屡有书信往还,颇见揄扬。范仲淹与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为同年,于安石为父执,素受安石敬仰。这次鄞县任满回乡途中王安石在杭州正式拜谒了范仲淹,当面聆听了范夫子的教导。可以想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和作为先行者的改革实践,必然会引发王安石强烈的共鸣并给与他深刻的启迪。由此,当他登上杭州飞来峰后自然吟咏出了这首家喻户晓的佳作: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飞来山”一作“飞来峰”;“寻”是古时的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千寻塔”就是很高很高的塔;“闻说”就是听说;“浮云”指的是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意思是远望的视线;“自缘”意思是自然是因为,一作“只缘”。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黎明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云的最高层。

            诗的起句写兀自独立的飞来峰,又写峰上有千寻之塔;承句以所闻想象黎明雄鸡报晓、红日初升的胜景,并用了《玄中记》的典故:“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这样来看,“闻说鸡鸣见日升”这七个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但却非同寻常,实为景语中的高唱,深具匠心。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仍然经常用太阳初升比喻新生力量的勃发,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光明的辉煌胜利。在王安石写作这首诗的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一天比一天尖锐。王安石作为一个忧国忧民、高瞻远瞩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北宋积弊已深的现实,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上的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接下来后二句寓哲理于形象,见宋诗理趣之特色。第三句开头“不畏”二字气势夺人,而“浮云遮望眼”则是用了典故。西汉陆贾的《新语·慎微篇》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也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却反用这个典故,在诗的第四句唱出了“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最强音。“最高层”三个字拔高诗境,高瞻远瞩的气概扑面而来。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自然是因为我站在最高层。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之声!这一结语正是本诗的点睛之笔。若就一般情境来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这一因一果的倒置就造成了诗眼由强调“果”到强调“因”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但也能够看出作者构思的精深。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

            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首句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写峰上古塔之高,点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绪,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展开议论抒情,“不畏”二字和“自缘”二字,既和前两句营造的廓大意象相辅相成,又充分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信心,还蕴含着“看的高、望得远”这一普遍哲理,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引人共鸣且意味深长的理趣。

            王安石是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富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他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寄寓“站得高自能望得远”的哲理,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很多人读到王安石的这首《登飞来峰》都会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实际上这两首诗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登上名山后的感怀之作,都是集写景与说理为一体的千古名篇,都用了“不畏/不识……,自缘/只缘身在……”这一句式……而且还都被收录于语文课本,成为人人会背的宋诗经典。实际上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确实是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猜测苏轼写《题西林壁》时受了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影响和启发,才让我们今天能读到这两首同为宋朝哲理诗杰出代表的佳作。所谓“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宋朝是一个成熟沉稳而又善于思考的时代,宋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富含哲理、思想深刻。而王安石和苏轼,正是把宋诗的哲理性和深刻性推向顶峰的人。王安石在这首《登飞来峰》中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的《题西林壁》则阐明了“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这两者都既浅显易懂又意味深长,恐怕这也是为什么这两首诗都那么脍炙人口的原因吧。

    参考反馈题目:

    1.你去过浙江宁波吗?对这个城市有什么了解?王安石做知县的鄞县和宁波是什么关系?

    2.你在历史课上学过王安石变法吗?如果学过,借这个机会复习一下吧。如果没学过,就借这个机会先了解一下吧。

    3.你知道中国都有哪些飞来峰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还有一个版本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你觉得哪种版本更好?说说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的理解吧。

    5.你更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还是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为什么?

    参考资料

    梁启超《王安石传》

    (元)脱脱等撰《宋史·王安石传》

    吴小如《介绍王安石的三首小诗》

    汤文熙《别有佳处惬人意——说<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

    杨渭生《王安石在鄞县的事迹考略》

    沈衣食《王安石<登飞来峰>诗小考》

    王安石与苏轼,课本中每人一首哲理诗,果然是身份不同格局不同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合的《登飞来峰》(王安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tl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