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999篇】课例思考——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第999篇】课例思考——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作者: 杜香开花2008 | 来源:发表于2022-06-04 22:27 被阅读0次

小学共124篇古诗文。

一、为什么学习古诗文

南怀瑾两段话,

二、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现状,教师没有多的积累储备。

2.教学现状

以解读为主,淡化意境。

扩写成文,稀释意韵

以画解诗,稀释真情

教师古诗文底蕴贫乏,

重背诵,轻默读

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教师的底蕴贫乏

古诗有三类,乐府诗,古体诗,近体诗

古体诗,四字,五字,七字,曹操《短歌行》,又叫古风

律诗一般压平声韵,杜甫是律诗的鼻祖,所以杜甫的诗一般都压平声韵。

2.教师相关文学素养的匮乏,决定了教学的高度。

诗词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青春和生命,黄河象征着时间和情愁

3.传统的考试导向

四、古诗文到底怎么教

1.准确理解诗词内容

理解诗词的意象和用典。

举例:登鹳雀楼

白日和黄河都是意象,白日象征着

什么是意象?象是看得见的事物,比如八月十五的一轮圆月。意,是内心的情感。

收集古诗中的意象,红雁象征着信仰。看到月亮,

看到杨柳,想到送别,杨柳岸,晓风残月,

看见了水,就是时间情愁,滚滚长江东逝水

看见夕阳就是苍茫沉郁

看见酒催人亢进,催人情怀。酒是豪放豪迈。葡萄美酒夜光杯。

2.不妨让孩子猜诗词的意思。

《杨氏之子》

3.理解诗文中蕴含的情感

《杨氏之子》中,客人到主人家,应该客客气气等待他的父亲,但是文中。此为君家果,让孩子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对话。

选自《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家庭,魏晋风度,思想解放,崇尚自由,喜欢辩论。无论长辈,无论尊卑

了解作者生平

渔歌子比如张志和归不仅是回家,还是回归朝廷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元日

旧符,旧制度,新符,新制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999篇】课例思考——古诗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uj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