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分析之宏观经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总量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二者可结合使用。
凯恩斯把预期分为两类:长期分析,短期分析
GDP(降)计算
生产法(又叫部门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收入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也可写成为: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支出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GDP=C+I+G+(X—M)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出口,进口
经济增长率也称经济增长速度。
年度经济增长率计算: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降)
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
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固定资产投资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照经济类型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等。(2)按照管理渠道不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3)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4)按照工作内容和实现方式不同,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其他费用三个部分。(5)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不同,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分为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恢复
工业增加值(降)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1)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2)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具体构成项目有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研究国内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小和增长速度也反映了城乡居民与社会集团消费水平的高低、居民消费意愿的强弱。
失业率
16岁以上,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略。
调查失业率: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收集编制,数据采集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比例抽样,取得90万人的样本量,用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由于调查失业率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统计,不以户籍为标准,因此更加接近事实,但我国目前尚不对外公布相关数据。略
通货膨胀率
(1)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2)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3)恶性通货膨胀,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常用的衡量指标有零售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零售物价指数又称“消费物价指数”(CPI)或生活费用指数,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一般来说,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戏称 猪肉价格指数
���
核心CPI
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其含义代表消费价格长期趋势。核心CPI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我国通货紧缩比通胀严重经济不景气)
计算方法与CPI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链式拉氏公式。也是个比率。PPI的上涨反映了生产者价格的提高,相应地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加,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CPI的上涨。因此,P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潜在性指标。PPI上涨后3-6个月传导到CPI。PPI先行。
�采购经理指数(PMI)
根据企业采购与供应经理的问卷调查数据而编制的月度公布指数,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作编制。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通常在次月的第1个工作日定期发布。PMI具有明显的先导性,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1)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劳务收支(如运输、港口、通讯和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侨民汇款、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
2)资本项目,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
国际收支的解读:进口和出口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进出口总量及其增长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进口和出口的数量与结构直接对国内总供需产生重大的影响。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避免国际收支的过度逆差或顺差,可以维持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汇率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债务政策、税收政策、利率与汇率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宏观调控的目标
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是经济的晴雨表。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主要影响有:1、企业经济效益。2、居民收入水平3、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4、资金成本
产业政策的工具
包括财政工具、税收工具、信贷工具、行政工具、法律工具、投融资工具等
影响:产业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以下仅以财政工具中的“财政支出”和税收工具中的“税收减免”为例加以说明
(1)财政支出:当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增加财政补贴时,就会扩大社会总需求,经济出现繁荣景象,企业利润增加,股价上升,证券市场活跃。反之,则证券市场价格下跌。
(2)税收减免:税收的减免会减小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刺激投资者增加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从而使整个证券市场活跃。
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央行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
再贴现政策:企业-银行叫贴现。银行-央行叫再贴现。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再贴现率,以增加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收缩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减少货币供给总量。
公开市场业务: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M2与M1的差额,通常称为准货币。
社会融资总量
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等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变量主要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
1、利率传递途径。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水平i↓→投资I↑总产出Y↑。
2、信用传递途径。
货币供应量M↑→贷款供给L↑→投资I↑→总产出Y↑。
3、非货币资产价格传递途径。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资产(股票)价格P↑→投资I↑→总产出Y↑。
4、汇率传递途径。
货币供应量M↑→实际利率i↓→汇率E↓→净出口NX↑→总产出Y↑。
货币政策变动对实体经济和证券市场的影响
1、对实体经济的影响(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2)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3)通过调控货币总量和利率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中央银行提高基准利率时,一般来说,股票价格会下降;反之则相反。(2)中央银行购进有价证券,货币供给量增加,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则相反。(3)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相应减少,证券市场价格趋于下跌;反之则相反。4)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那么一些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上涨
�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