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跟一个着急的妈妈聊完,真的是心急啊!我说我⋯⋯
女孩,快3岁,孩子生病第三天,精神状态好,就是睡完午觉,还有晚上10点多跟起床后会烧一会⋯有时会烧到39度⋯现在开始咳嗽,有痰声,少许鼻涕。
相信大家看到上面的描述,脑中记忆最深刻的是“39”,发烧是家长最害怕的事情!退烧是义不容缓的行动!所以基本上家长们都赶紧送去医院,或常备退烧药以防发烧。
唉,我心急不是没有原因的⋯当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生病会发热、为什么你认为看医生就能解决问题?!
说白了当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了解为什么身体会有这些反应,一头热的急着解决症状,没思考前因后果,真的是折腾啊!
---------------------折騰啊-------
心急的我,行动很淡定!
我微笑着发了这段微信:
总结一下好了[奋斗]大家都希望孩子健康快乐,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方法~但关键还是在于家长们的养护观念;跟老师一样,在学校的教导不如家长给予的身教更加的影响深远!
希望分享完,也借这次妹妹的例子,这次观念的磨合过程中~妈妈花一些时间,自己简单客观的了解一下育儿的方法[机智][机智]好医生不如好妈妈!
了解方向可以先从:认识为什么会生病、生病是好是坏、认识如何“真的”获得营养,查询最近用的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一点一点学习[胜利][握手]家有三个宝,孩子的教育和健康,自己懂一点才是最靠谱的,最值得学习投资的[胜利]
与其跟家长争论,倒不如真诚的让他明白,我不是想证明我的方法对不对,而是希望好,不是现在好,而是从体质、整体、长远的都好!药物的副作用往往不是一时半会发现影响了脾胃功能,不是一时半会发现了影响肝肾的发育。
------欲速则不达-------------------
所以不管妈妈的决定如何:
1-找西医主任,先开美林退烧,即使反覆烧还是继续吃,加上雾化止咳;
2-晚上再找西医儿科院长吃头孢消炎,吃些肉类补充营养;
3-还是继续找我这个小小中医,用小儿推拿治疗配合,却不配合关键的饮食忌口,减少肠胃负担⋯⋯
妈妈的“一起来的快”的思维⋯不管妈妈的最终决定如何,总之想帮助孩子的爱心,需要花时间来证明!
当孩子舌苔厚,有点口臭,肚子胀,按下去偏硬,大便二日未排,这些都表示孩子的肠道有积滞了!也就是中医儿科常说的积食,并且这次是积食发热所引起的发烧,可以明显摸出肚脐最烫!这时单纯使用的退热、治疗上呼吸道的药物手段都是见效甚微的,甚至因为药物的影响,胃肠道产生副作用,反而延长病程,变本加厉!
因为问题根源在“下面”,马桶堵了需要通管道,而非单纯捞起排泄物就好,或是盖上马桶盖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唯有消化系统能正常的运作起来,大便能排掉这些积滞,这些在肠道内堆积腐烂发热的根源排除掉,肠道自身能正常的运化起来,才是开始恢复的时刻,而从舌苔,肚子胀满硬程度,孩子是否排便,味道臭还是不臭等,都是判定是否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指标”。
-------------耐心、愛心、信心-------
结语:除了身体健康,心里的健康,家庭的合乐,更是“家庭医生”该关注的方向!2018/1/9有感而发,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