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自然

作者: 成都独行侠 | 来源:发表于2022-04-19 00:10 被阅读0次

看微信文章,觉得今天的中国人挺纠结:一会儿马云,一会儿星云,让人觉得不知所云。

但是,如果辩证地看,又觉得其实中国人挺幸运。

古代中国人左手孔子右手老子,今日中国人左手马云右手星云,无非抱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不走极端不执偏见,阴阳相济道法中庸,若能身体力行,则已经近乎内圣外王了。

任何事物一纯粹,一绝对,就容易走极端。任何极端主义,最终都会引火烧身。

中庸之道才是正道。

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被盲目的感情好恶所左右,不轻易下是非判断。所以要多读书,读不同种类的书。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只有当我们看到世界不止一个面相,我们才能永远保持理性与冷静。

人都要经历不成熟的阶段。没有年轻人的狂热冲动,这个世界会乏味很多,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也会缓慢很多。在学校读书的年轻人,因为还没有参加工作,没有参加社会的建设,不知物力维艰,常有破坏冲动,想打烂这个旧世界,却没有想好新世界到底长什么样子,应该怎么建设。

从历史的角度看,凡是人为精心设计的制度,即使体系庞杂蔚为大观貌似完美,却往往缺乏生命力,一旦付诸实践就漏洞百出。只有在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通过长期博弈慢慢地自然形成的制度,才是真正长久的具有生命力的制度。

中国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恰恰不是信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思想,而是信奉无为的佛道思想。汉朝真正的强盛时期实际上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灭匈奴一四海,貌似强大,但已是强弩之末,随后便走下坡路。

与其偏执激进战天斗地,不如道法中庸顺其自然。

就个人而言,善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致内外兼修身心和谐,解决狂飙突进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危机。

相关文章

  • 中庸与自然

    看微信文章,觉得今天的中国人挺纠结:一会儿马云,一会儿星云,让人觉得不知所云。 但是,如果辩证地看,又觉得其实中国...

  • 从人文走向天地

    1. “中庸”这个词在你脑中是什么印象? 2.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与大自然相处呢? “中庸”两个字历来遭受了不...

  • 180319读《中庸》三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庸者,自然也! 每次读《大学》《中庸》,总有一种读《道德经...

  • 《中庸》与《大学》(五)

    十五、“诚者自成也” 与 “诚意” 《中庸》25章与《中庸》首章呼应,是《中庸》这部经典最重要也是最难读的两章。且...

  • 仁爱与中庸

    仁爱与中庸 仁爱与中庸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核心思想之一。在孔子看来,做到仁爱与中庸是很难的,然...

  • 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

  • 画家米勒的启示:越真实越有力

    —— 兼论文化与政治的职能 作品的赞美与批评,或中庸,是特意为之吗?不是。感觉生活美好而幸福时,作品中自然会流露出...

  • 第一章:天下的根本是中与和

    该篇从性、道、教三个角度阐述,进而深化到中庸的精髓--中与和上。性即自然规律亦即人的本性;道为做事遵循自然规律即为...

  • 行走。吾之道。中庸之心。 雎鸠之姿自然是羡慕。君王气概亦与礼义典范。然微石落溪,水滴慌跃,潺潺之流,清...

  • 中庸之道(2)

    何谓中庸之道? 儒家认为,中庸为人生之大道,是与事业、生活乃至健康息息相关的根本道理。 要理解中庸之道,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与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gj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