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995)

详注《随园诗话》(995)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4-19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九·四七】

    梁文庄公之兄启心,字守存,入翰林后,即乞归养。其子山舟侍讲,亦早乞病,使其弟敦书仕于朝。一门家风如此。守存除夕约同人游吴山,不果,乃寄诗云:“何堪岁尽复迁延,夙约都为俗事牵。多谢分吟留一席,不妨属和待明年。空山响答千门爆,落日寒迷万瓦烟。想见诸公高会处,下方人指地行仙。”《除夕》云:“旧赐官袍聊一著,新颁春帖嬾重书。”《晚过山庵》云:“清依古佛原无梦,老笑秋虫尚有丝。”山舟性不近妇人,不宴客,亦不赴人之宴。惟余还杭州,则具华馔,一主一宾,相对而已。故余《寄怀》云:“一饭矜严常选客,半生孤冷不宜花。”山舟有《反游仙》云:“漫说长生有秘传,餐芝绝粒几经年。登仙直是寻常事,鸡犬由来亦上天。”“瑶林琼树生来有,玉宇云楼望里深。上界不闻阿堵贵,道人偏要炼黄金。”“曾侍朝正三殿来,遥瞻旌节下蓬莱。如何一片飞凫影,也被人间网得回?”“刘阮是何人,毕竟迷楼莫当真。我是天台狂道士,桃花多处急抽身。”“扰扰蜉蝣奈若何?寸田尺宅竟蹉跎。自从偷吃嵇康髓,只觉胸中块垒多。”

    梁文庄,即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官员、书法家。雍正四年(1726)中举,雍正八年(1730)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旋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十二年(1734)选入上书房。乾隆十年(1745)擢户部尚书。十三年(1748),调兵部尚书。次年,为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十五年(1750),调吏部尚书。二十八年(1763),授东阁大学士,寻卒,谥文庄。工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晚年师颜真卿,编历代名家书法真迹《三希堂法帖》。著有《矢音集》。

    梁启心(生卒年不详),字首存,初名诗南,号丛林。大学士梁诗正之兄。钱塘 (今杭州)人。乾隆进士,官庶吉士。乞归,即家授编修。诗文意境沉郁。尝与郑江等结社倡和,有《南香草堂诗集》。

    梁山舟,即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晚号不翁,九十以后号新吾长翁。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1752)会试不第,高宗特赐与殿试,散馆授编修,大考,擢侍讲。因为性情耿介又淡泊名利,父亲去世后便退隐。嘉庆十二年(1807)复出为官,不久以足疾告归。晚年重宴鹿鸣,加侍讲学士衔。嘉庆二十年(1815)卒,年九十三。梁同书家学渊源。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年九十余,尚为人书碑文墓志,终日无倦容,并无苍老之气。著有《频罗庵遗集》、《频罗庵论书》等。

    梁敦书(1725-1786),字冲泉,号铁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乾隆朝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之弟。乾隆三十四年(1769)任常州知府。《武进阳湖合志》称其“温雅儒素,无贵介习气。廉俸外,不名地方一钱,公用不足,悉取给于其家。视民有家人父子之谊,蔼然如拂春风,而顽梗自化”。后任岳常澧道,乾隆四十一年(1776)离任时,“捐俸二百金”,“存典生息”,以谋创书院。后人在此基础上创成“澧阳书院”,他被“设龛祀之”。官至右副都御使,工部右侍郎。梁敦书工诗文、擅书法,与纪晓岚、刘墉关系甚密。其女梁德绳,著名戏曲家,续作长篇弹词《再生缘》。

    吴山,位于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高均不超过百米。当年渔民下海捕鱼后在此亮晒网,称晾网山;春秋时为吴越争夺地,故名吴山;还有说伍子胥的缘故,讹伍为吴,因此山有子胥祠,遂称胥山;五代吴越国中时山上有城隍庙,亦称城隍山;唐时多称青山。今通称吴山,其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为杭州名胜。

    分吟,音fēn yín,指分韵或分题作诗。

    属和,音zhǔ hé,释义:1、意思为跟着别人唱。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2、和别人的诗。《旧唐书·德宗纪下》:上赋诗一章,群臣属和。宋·秦观《观宝林塔张灯》诗:继听《钧天》奏,尤知属和难。

    高会,音gāo huì,释义:1、盛大宴会。《战国策·秦策三》:“於是使唐雎载音乐,予之五千金,居武安,高会相与饮。”鲍彪注:“《高纪》注,大会也。”《新五代史·杂传八·王晏球》:“悉以俸禄所入具牛酒,日与诸将高会。”徐珂《清稗类钞·狱讼·岳锺琪被冤》:“已率众避寒山谷间,日置酒高会为乐。”2、泛指大规模地聚会。晋·左思《吴都赋》:“昔者夏后氏朝群臣於兹土,而执玉帛者以万国,盖亦先王之所高会,而四方之所轨则。”《新唐书·王忠嗣传》:“天宝元年,北讨奚奴,皆战桑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高会而还。”3、称与人会面的客气话。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某与大王虽未尝高会,向者同事朝廷。”

    地行仙,音dì xíng xiān,释义:1、原为佛典中所记的一种长寿的神仙,后因以喻高寿或隐逸闲适的人。《楞严经》卷八:“人不及处有十种仙: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于人境。”宋·苏轼《乐全先生生日以铁拄杖为寿》诗之一:“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2、比喻远行的人。宋·文天祥《怀则堂实堂》诗:“中夜想应发深省,故人南北地行仙。”

    矜严,音jīn yán,意思是矜持严整。《汉书·冯参传》:“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餐芝,音cān zhī,释义:1、指修仙。传说仙家以芝草为食。唐·贾岛《哭张籍》诗:“本欲蓬瀛去,餐芝御白云。”2、指修身养性,不慕名利。南朝·梁·陶弘景《解官表》:“臣闻尧风冲天,颍阳振饮河之谈,汉德括地,商阴峻餐芝之气。”按,“颍阳”借指巢父、许由;“商阴”借指商山四皓。明·孙蕡《四皓图》诗:“只合飡芝老万山,谁叫鹤发动龙颜。”按:飡,音cān,义同“餐”。

    绝粒,音jué lì,释义:1、犹辟谷。道家以摒除火食、不进五谷求得延年益寿的修养术。晋·孙绰《游天台山赋》序:“非夫遗世翫道,绝粒茹芝者,乌能轻举而宅之。”唐·韩偓《赠湖南李思齐处士》诗:“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云笈七籤》卷二三:“服吸朝液,悬粮绝粒。” 2、绝食。唐·戴叔伦《曾游》诗:“绝粒感楚囚,丹衷犹照耀。”清·顾炎武《与叶讱庵书》:“国亡绝粒,以女子而蹈首阳之烈;临终遗命,有无仕异代之言。”3、断粮。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孤竹不以绝粒易鹿台之富,子廉不以困匱贸 铜山之丰。”宋·欧阳修《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会秋大雨霖,米踊贵,绝粒,君发常平粟赈之。”

    上界,音shàng jiè,释义:1、天界。指仙佛所居之地。唐·张九龄《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诗:“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云笈七籤》卷十三:“上界宫馆,生於窈冥,皆有五色之气而结成。”清·赵翼《南天门》诗:“钟鱼闻上界,沆瀣吸中宵。”2、犹上等,上档。 宋·吴自牧《梦粱录·六院四辖》:“京都旧制,监官分两界:曰上界,造金银珠玉;曰下界,造铜铁竹木杂料。”

    阿堵,音是ē dǔ,释义:1、“阿堵”,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於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金·李献能《二老雪行图》诗之一:“抱琴冲雪又冲风,二老风流阿堵中。”清·唐孙华《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囊底神针谁所付,妙用正在阿堵中。”2、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第十》:“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遶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正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亲儿女,还随阿堵移。”

    朝正,音cháo zhèng,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左传·文公四年》记载:“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根据孔颖达注释: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论语·乡党》云:“吉月,必朝服而朝。”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正月初一,一定穿着上朝的礼服去朝贺。”汉代朝正之礼依然。《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天子)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其中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清代朝正之礼提前到腊月三十日进行。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记载:“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

    三殿,音sān diàn,释义:1、即唐大明宫之麟德殿。《玉海·宫室·唐三殿》:“三殿者,麟德殿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三院。结邻郁仪楼即三殿之东西廊也。”唐·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清·昭梿《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顺治戊戌,始复明制,改设中和殿、保和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名。乾隆戊辰,特旨罢中和殿大学士,改为体仁阁,以配三殿三阁之名焉。”3、宋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宋·钱愐《钱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辇还内。”宋·程大昌《演繁露·三宫三殿》:“国朝有太皇太后时,并皇太后、皇后称三殿,其后,乘舆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如何一片飞凫影,也被人间网得回?此处用典故“犹飞凫舃”。《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王乔〉: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诏尚方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每当朝时,叶门下鼓不击自鸣,闻于京师。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终不摇动。乔曰:“天帝独召我邪?”乃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无知者。百姓乃为立庙,号叶君祠。牧守每班录,皆先谒拜之。吏人祈祷,无不如应。若有违犯,亦立能为祟。帝乃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无复声焉。或云此即古仙人王子乔也。译文:王乔,河东人。显宗时,做了叶县县令。王乔有神仙之术,每月初一、十五,常从叶县到朝廷禁省朝见皇上。皇帝看他来得很快,但未见到他的车马,很觉奇怪,便秘密叫太史侦察伺望他的行踪。太史报告说,王乔到来时,常有两只水鸟从东南飞来。于是皇上叫人张开罗网,捕捉水鸟,只得到一只鞋。检查那鞋,是四年中赐给尚书官属的鞋。每当王乔上朝时,叶县门下的鼓不击却自己响着,京师可听得见。后来,从天上降下一口玉棺到堂前,吏人上前推抬,没法子摇得动。王乔说:“上帝单独召我吗?”于是洗干净身子,穿好衣服睡进棺中,盖子马上罩住了。过了两夜,把棺埋在城东,泥土自然成了坟堆。当晚,县中的牛都流着汗,喘着气,而人们不知是怎么回事。百姓替他立庙,叫叶君祠。地方官吏每次到任,首先得拜见它。吏人有事祈祷,很有灵验。如有违犯神意,也立即降灾。皇帝于是将叶县的鼓取来放在都亭下面,从此再也没有响声。有人说这就是古代仙人王子乔。后用“飞凫”指仙履。亦常用为县令的典实。亦借指官员。本条诗话引用此典,意在表示,王乔若真是神仙,岂是凡间俗人能够网得着的?

    赚,音zhuàn,zuàn,汉字多音字。读zhuàn时,本义指买卖得盈利,跟“赔”相对:赚钱。通过劳动获得报酬:赚工钱。读zuàn时,指诳骗;欺哄。《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吕布赚开城门,杀将进来了!本条诗话中的“赚”,应读zuàn,哄骗的意思。

    刘阮,音liú ruǎn,东汉刘晨、阮肇的并称。相传永平年间,刘、阮至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二仙女相救,并结为伉俪,半年始归。时已入晋,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天台山寻访,旧踪渺然。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元·杂剧中有王子一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唐·吕岩《七言》诗之一○四:“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明·陆采《明珠记·赘苹》:“忽成刘阮约,如入武陵村。”

    迷楼,音mí lóu,释义:1、隋炀帝所建楼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唐·冯贽《南部烟花记·迷楼》:“迷楼,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帝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故云。”宋·贺铸《思越人》词:“红尘十里扬州过,更上迷楼一借山。”清·徐昂发《扬州》诗:“裙缫禹穴千年茧,镜拥迷楼万朵花。”2、指青楼、院。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茝香校书》:“茝香校书者,本旧家子……父没后,与母独居,遂落籍。余尝有诗云:‘鸾飘凤泊寻常事,一堕迷楼最可怜。’”按:隋炀帝之迷楼,正史中无记载。仅见于后世的诗文及方志书。

    扰扰,音rǎo rǎo,指纷乱貌;烦乱。《国语·晋语六》:“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凡诸侯,难之本也。”唐·武元衡《南徐别业早春有怀》诗:“生涯扰扰竟何成,自爱深居隐姓名。”宋·苏轼《荆州》诗之四:“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鰕。”

    蜉蝣,音fú yóu,虫名。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褐绿色,有四翅,生存期极短。比喻微小的生命。《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汉书·王褒传》:“蟋蟀俟秋唫,蜉蝤出以阴。”颜师古注:“蝤音由,字亦作蝣。”晋·郭璞 《游仙诗》:“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

    寸田尺宅,音cùn tián chǐ zhái,汉语成语,比喻微薄的资产。宋·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诗:“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清·汪中《经旧苑吊马守贞文》:“余单家孤子,寸田尺宅,无以治生。”

    嵇康髓,即石髓,音shí suǐ,指钟乳石,又称石钟乳,中药材。古人用于服食及入药,称其指可以使人长生。亦泛指仙药。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诗:“石髓香如饭,芝房脆似莲。”唐·王勃《秋日仙游赠道士》诗:“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嵇康髓,典故。晋·葛洪《神仙传·王烈》卷六:“王烈者,字长体,邯郸人也……独之太行山中,忽闻山东崩圮, 地殷殷如雷声。烈不知何等,往视之,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而畔皆是青石。石中有一穴,口阔尺许,中有青泥流出如髓。烈取泥试丸之,须臾成石,如投烈蜡之状,随手坚凝,气如粳米饭,嚼之亦然。烈合数丸如桃大,用携少许归。乃与叔夜(嵇康,字叔夜)曰:‘吾得异物。’叔夜甚喜,取之而视之,已成青石, 击之□□如铜声。叔夜即与烈往视之,断山已复如故。”王烈后来私下里对弟子说:“这是因为嵇康不该得道,才没有机缘吃到神物。”《晋书·嵇康传》中:“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自服半,馀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嵇康髓,嵇康没有吃到的石髓。

    块垒,音kuài lěi,累积的块状物,比喻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

    教坊乐人子

    教坊乐人某,有儿年十余岁,恒病,黄瘦尤甚。忽遇(《广记》有“一”字)道士于路谓之曰:“汝病食症耳,吾能瘳(《广记》作“疗”)之。”

    因袖中出药数丸,使吞之。既而复视袖中曰:“讶,赚(《广记》“讶赚”作“嘻误”)矣,此辟谷药也,自此当不食,然病亦瘳矣,尔必欲食,常取少木耳食之,吾他日复以食症药遗尔也。”

    遂去。儿归三(《广记》“三”作“一二”两字)日病愈。然其父母恒以不食为忧,竟逼使饵木耳,遂饮啖(《广记》“饮啖”作“饭啖”)如故矣(《广记》无“矣”字)。已而自悔曰:“我饵仙药而不自知,道士许我后(《广记》作“复”)送药来,会当再见乎?”

    因白父母,求遍历名山寻访道士,母不许,其父许之曰:“(《广记》有“向”字)使儿病(《广记》无“儿病”二字)不愈,今亦死矣,既志坚如此,或当有分也。”

    遂遣之,今不知所在。(《广记》卷八十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99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hx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