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父母说不会生活,又觉得自己过得很好,到底是谁错了?
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都有一样的感觉,明明自己生活过得很好,但落在父母眼里就是不健康不自立的表现,这到底是我们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还是因为父母已经逐渐远离了现代社会的节奏,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有父母和自己都觉得过得好的生活?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都没有错,只是两代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所以导致对“会生活”的定位不一样。
1.父母觉得节约省钱很重要,我们年轻人也认同,但我们不会让自己抠抠搜搜。
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我就例子很多。明明家里不缺钱,父母各种省。
晚上要么只开客厅一个灯,要么只开餐厅一个灯,一半亮一半黑。
每次晚上下班回来看到,就受不了打开。然后他们就觉得我浪费,动不动关掉一个。
再比如一次性垃圾袋。
每次舍不得和垃圾袋一起扔掉,总是喜欢用很多次,或者垃圾不太多的时候合在一个垃圾袋。
甚至有时候不愿意冲马桶,说水流太大了太浪费了,宁愿自己接盆水去冲。
还有一个就是卖废品。
这个例子估计很多年轻人都会遇到,小区我周边就有一些老人捡废品,不一定是很穷的老人。
我妈刚开始也是学着别人,后来被我说了,不捡外面的废品,家里的会攒起来。
刚好上周末我陪她一起去卖,一个人也不好带,走了五分钟的路程,也不到十块钱,一点纸箱和瓶瓶罐罐。
回来路上我就给她讲,你看划得来吗?平时废品还要攒,要整理扎起来,还要送,虽然不说辛苦,但确实没赚多少,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虽然这个你觉得也开心,但辛苦些。何况每月你缺多少我都给你的。
要是咱们家确实缺这点,你赚这点也有成就感,但不缺。
所以我不反对老人捡废品,但你要做些性价比更高的事情,比如你做做菜和跳跳舞的时候拍拍视频,我给你剪辑发抖音。
学学那些会享受的父母。
这个观点她感觉可以接受。其他的不认同。
2.第二个典型例子是吃的方面。
虽然以前的人没那么富裕,吃得也没那么贵,但他们吃得舒服与温馨。
还有按时吃饭的问题。
而我们年轻人现在要么不太会做饭随便凑合,要么没时间做饭喜欢吃外卖或出去吃。
这个我得认,父母说得对。
年轻人只是没这个条件或时间,或者懒,或者已经很累,不想折腾。
3.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的父母不爱出去。
这个话题我和他们我沟通太多次了,就像网上说的“不做扫兴的父母”。
节假日想着好不容易放个假,陪他们出去转转,顺便吃个饭。
一是让他们出去透透气,看看不一样环境,二是也可以不用在家做饭或干活,休息放松下。
但总是不愿意,觉得没意思,还花钱。
也能理解,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但每次出去了其实他们也很开心,或者本来就是痛并快乐着。
总之,通过这三方面的例子想说,真的没对错,每个父母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个人喜好也不同。
所以和子女能达成一致的观点肯定很少,但是没必要争个谁对谁错。
要么可以通过自己的耐心解释和鼓励,让父母多迈出一步,体验体验;要么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给他们一些支持。
但,反过来若父母做不到理解我们,我们解释不了的时候,也就让他们唠叨几句没关系,爱有太多种表达方式,年轻人多包容父母,他们毕竟很难跟上时代的变化。何况是一家人,都互相了解彼此,也不会有多大矛盾。
总之,理解与包容,换位思考最重要!
End
只为看见更多
网友评论